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走访慰问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中间枢纽,也是了解民意、排解民忧的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践行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把身子“沉下去”,把成效“带上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走访慰问工作,真正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困难党员、群众心坎上。
走访慰问要以“俯下身”的姿态“察民情”,用心把“民情民意”打捞上来。走访慰问不只是简单地翻翻推荐表册、看看以往数据,就随意确定慰问名单,而是要扎扎实实地走访摸底才能实现精准慰问。要做足准备,提前了解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等慰问对象的思想动态、困难诉求、经历和贡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谈心谈话内容,制定慰问方案,把温暖送到实处、送进心里。要俯下身子,与慰问对象摆一摆龙门阵、说一说身边事、聊一聊“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做到“送礼”更“送情”、“交流”更“交心”。要将走访慰问当作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品德,而不是“例行公事”,问个好、握个手、拍个照、转个圈便匆匆离去。要从群众身边、从慰问现场将群众的所思所想了解摸排清楚,将群众所忧所虑铭记于心,将群众的所望所盼落实在行。
走访慰问要以“放不下”的牵挂“问民需”,用情把“困难诉求”摸排上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走访慰问对象因身份、家庭状况不尽相同,致使需求各有不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时要突出问题导向、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要普遍走访慰问。走访慰问,不能止于“慰”,还要在“问”上多下功夫,要有针对性地向那些有着丰厚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小学生”的姿态,及时请教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观点看法,探寻解决问题的“良方”。要面对面、心交心、手握手地问出困难需求,用心倾听他们对教育、就医、就业、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心声,切实做到基本情况清、困难需求清、思想动态清,真正达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走访慰问要以“扛下事”的担当“解民忧”,用力把“幸福指数”提升上来。“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走访慰问不能走完、问完就无下文,问题若只“问”不“答”、“答”而不“做”、“做”而无“果”,那也失去了走访慰问的最终意义。做好走访慰问的“后半篇文章”必须体现在为民帮办实事上,要从实际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精准梳理、科学分析慰问对象存在的困难诉求,对于可以立刻解决的问题,立刻联系相关部门尽快解决,“不拖沓”“快准狠”。对于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将意见建议带回去,分类别分阶段逐一破解,做好动态跟踪,最终做到全面清零销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条条见实效,实现“在走访中调研,在调研中慰问,在慰问中问效”,用真情温暖民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县委组织部 周素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