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也是革命先烈奋勇争先、改革创新的拼搏奋进史,党员干部要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以逆流而上、奋勇争先的昂扬姿态,践行“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初心使命”,攻坚克难、勇立潮头,让改革“巨轮”向前航行、向深进发,永葆行稳致远的“磅礴动力”。
忆“创业艰难百战多”的革命史,践“润物无声”的为民初心,时刻锚定问题去归纳。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五四运动时期,无数爱国青年无惧威胁,激昂地高呼“自由”与“民主”;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士们舍生忘死抗击日本侵略者,以血肉之躯铸成不坏的“长城”;解放战争后期,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江竹筠等革命志士誓死不屈,流传下可歌可泣的红岩精神。时至今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身为基层选调生,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着重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长期学习和深思细悟,以理论指导实践,深入群众中去,在田间地头、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谈心谈话,掌握群众急难愁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务实的长远奋斗目标。
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史,践“千锤百炼”的拼搏初心,时刻怀揣问题去推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感”、责任“紧迫感”,做到“沉”下去、“实”调研、“真”服务,向群众学习、向干部请教,走入田间地头,甘当“小学生”、能出“大学问”。落到工作上,身为基层选调生,踏出校门又进“机关门”,在应对镇村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存在不足,要切实做好服务群众、改善民生这项“常学常新”的“长期工程”,就必须像是“海绵”般兼收并蓄,主动寻求干部指导、踏实做好分派工作,在群众最关心、最挂念的食品安全、社保缴纳、子女教育、防火防溺等一系列工作中稳扎稳打,秉持好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做群众可靠的“贴心人”。
忆“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发展史,践“一往直前”的时代初心,时刻立足经验去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群众满意度是检验民生实绩的“试金石”,工作效果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青年干部肩负“担子”,要敢于用自己的“吃苦受累”换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从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需求迫切的地方入手,推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难题,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津津乐道的“幸福账单”。要运用好调查问卷、院坝会、电话回访等反馈渠道,及时调整和完善民生措施中存在的瑕疵和错漏,力求精益求精、层层递进。青年干部奔赴基层山海,要扑下身子进入基层这个“练兵场”,于“自讨苦吃”中砥砺前行,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急事难事”,既注重当下的实绩,更注重未来的规划,确保基层民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汇聚起群策群力推进全面深改的磅礴力量,让青春热血在广袤大地上挥洒。
,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选调生谭朝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