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厌”的真的是“童”吗

近年来,厌童情绪在网络上频发,“厌童症”一词仿佛成了部分青年人的“时尚单品”,用讨厌孩子来表示自己的个性鲜明;互联网上整治“熊孩子”的帖子也如同爽文一样的存在,常让人拍手叫好……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对儿童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了,公共空间中儿童产生的问题,往往会引发更多的争议。但是令人思考的是,年轻人“厌”的真的是“童”吗?这种情绪的背后是否藏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

在多重社会压力下,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让社会自然形成了一种规则。青年人往往遵守社交礼仪,相安无事。而大多数儿童,用天然的感受观察世界,往往会成为规则的“破坏者”和麻烦的“制造者”,并且他们表达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往往会使用激起旁人情绪的方式来引起重视,如尖声惊叫、在地上撒泼打滚,又或是用造成破坏的方式吸引目光。而他们的无序行为往往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压力,让他们感到烦躁和对未知发生的恐惧。当这些行为多聚集在同一类人群——儿童的身上时,“厌童”的情绪也随之而来,儿童常常与“噪音”、“不礼貌”画上等号。

社会快速发展,楼房林立,孩子的活动空间不断压缩,公共场所就成了孩子们释放精力的地方,餐厅、商场等多为成年人服务的场所成为家长带孩子玩耍的首选。此时,儿童对边界感更强的成年人而言,更像是外来的侵入者,带了噪音与公共空间的挤占;而如今的青年人对秩序和安静的需求有所上升,这种需求的不匹配加剧了儿童与青年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许多年轻人“厌”的可能并不是“童”,而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不足,导致他们在不适合的地方释放天性,打破了成年人一向遵守的秩序规定。

并且基于发达的网络背景,“熊孩子”做的恶在下能在社会迅速传播开,破坏电影院幕布、在公共场合大声尖叫、小男孩在女厕弯腰偷看等事件层出不穷,但这些事情的背后,往往都有不作为的“熊家长”。“熊家长”忽略了自己孩子对他人造成的困扰,对孩子的行为熟视无睹,或理直气壮的用一句“TA只是个孩子”来打发,不仅未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厌童”情绪的滋生。诚然,活泼好动、无自控力、容易哭闹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成年人可以包容理解,但当孩子实实在在给旁人带来了麻烦、造成了破坏时,家长应主动替孩子承担起责任,为他们的不当行为道歉,做好管教孩子的本职工作,以免让青年人对家长的不作为和纵容行为的不满,在矛盾激化后转变为对儿童的敌意,助长厌童情绪的滋生。

由此可见,年轻人“厌”的真的不是“童”,而是多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心理现象的投射。当我们讨论“厌童”现象时,应更加深入反思成人社会秩序、公共空间规划、家庭教育等更深层次的因素。唯有通过更好的理解和包容,按需打造更适合双方生活的公共空间,才能缓解“厌童”情绪,让社会在和谐中实现各个群体的共存。

党政办潘云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0087.html

(0)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2小时前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