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梅贻琦曾讲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思政课教师是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庄稼人”,肩负着对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滴灌”的重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能不负时代重托、担负历史使命,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蜕变。
陈赓大将曾把思政课教育比作学员“上馆子吃饭”,教员是“做饭炒菜”的,学员能否“吃饱吃好”,教员的“手艺”是关键。以往靠着“堂前三尺台、案上两本书、教师一张嘴”,再搭配上几个好案例、好故事,就能上好一堂思政课,但如今,思想理论和历史故事在新媒体平台处处可见、时时可学,学生对“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政课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教学能力只有“升级”,没有“满级”,在“术业专攻”中提升思政课堂的色香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政教师自身要有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心中装的是“国之大者”,目光所向是时代进程和社会发展,三尺讲台传授“治国平天下”之策,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才能引导好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思政课是宣传和讲授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授课人要提升思政课政治引领的“高度”,结合哲学理论、“四史”、中华传统文化和具体实践,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中心课题,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真理的力量鼓舞学生,深厚的功底赢得学生,用赤诚热血浇灌桃李满林。
要练就深厚内功。思政教育是启迪灵魂的伟大工程,要求思政教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会贯通,不仅能够看着书本“照着讲”,还能够结合社情“接着讲”、实践探索“深入讲”,让学理化、系统化的政策理论,融入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更具烟火味道,引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
要紧跟时代脉搏。信息化时代,处处皆是课堂,思政教师要借好教育数字化东风,探索建设开放度广、便捷度高的云平台,打造沉浸式强、体验式好新样态,构造内容、教学、评价、学习、师资全体系协同创新的新生态,让大思政课“飞入寻常百姓家”,拓宽思政教育新赛道的同时,也是抢占意识形态阵地的利刃。
要解决实际问题。政策理论背得再熟,课件做得再精致,案例故事讲得再动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思政课也就成了“花架子”。思政教师要有“隔行如隔山”的忧患,既要能“上接天线”,吃透政策理论奥义,也要“下接地气”,用所学的理论看实情、察社情、观民情,讲课才更有底气,新思想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思政课“遍地生花”。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当好思政课堂“大先生”,不同于只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在于有大胸怀、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大品德、大学问,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让“大思政”课堂同思政“大先生”融合共进,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舒城县委组织部 闫谨)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