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扎根“基层山海” 绘“青春画卷”

银蛇携福至,新程始开篇。回望2024年,新录用选调生从校园门跨进机关门,又从机关门跨进老乡家门,从初入基层时的迷茫困惑到走村入户时的步履坚定,逐渐从一个“外来户”成长为“村里人”。面对崭新的2025年,选调生们更当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的谆谆教诲,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继续扎根“基层山海”,做有“书香味、汗水味、泥土味”的“三味”年轻干部,绘就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青春画卷”。

蘸“学识之墨”绘青春画卷的“智慧底色”,夯实“学无止境志不休”的成长根基,争做“书香味”年轻干部。“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基层之事,千头万绪,初出茅庐的选调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正处在长本事、增才干的大好时期,要拿出“挤”和“钻”的劲头,培养“想学、爱学、深学”的好习惯。一方面要把“有字之书”视为“掌中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要把“无字之书”奉为“座上宾”,保持“空杯心态”,甘当“小学生”,向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拜师学艺”, 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探索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的“真知识”“金点子”“新路子”,练就为民服务的“硬本领”。

以“实干之彩”绘青春画卷的“奋进轮廓”,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意志,争做“汗水味”年轻干部。“任何胜利都不是敲锣打鼓得来的,唯其艰辛才弥足珍贵。”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更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基层作为锻炼干部的“练兵场”与锤炼意志的“大熔炉”,选调生身在其中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铆足“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拼劲,挺膺担当,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激发争创一流的斗志,拿出走在前列的干劲。要自觉培养敢吃苦、爱吃苦的“自讨苦吃”精神,主动跳出“舒适圈”,把苦干实干当作“硬核标配”,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警醒时刻鞭策自我。要聚焦群众小事琐事棘手事、大事难事揪心事,敢担当、善作为,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敢过“娄山关”“腊子口”,拿出实招硬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真诚的“汗水”温暖民心,将辛苦的“汗水”化作纾解民困的“及时雨”,用自己的“劳动热度”托举群众的“幸福高度”。

握“民生之笔”绘青春画卷的“厚重底蕴”,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争做“泥土味”年轻干部。“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们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选调生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要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接地气”,真正将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之中,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多到田间地头访实情、看真相、拉家常,在走村串户中与群众“忙点家事、谈点正事、管点闲事”。要准确定位自身的公仆角色,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念着群众的“柴米油盐”、想着群众的“喜怒哀乐”、记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主动深入基层,带着感情和责任“沉下去”,用“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将群众交代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幸福清单”,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成绩,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到温暖、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努力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暖心人、热心人,以扎实的履职成效表达心声、回馈民生、赢得掌声。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选调生基层之路,道阻且长,当倾青春之热忱,品基层“三味”,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现代化建设“领头羊”,久久为功,绘就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青春画卷”!

(河南省许昌市选调生 长葛市大周镇赵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 朱正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8240.html

(0)
世岛世岛
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25 日 上午9:57
下一篇 2025 年 1 月 26 日 下午11:43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