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政绩观,不仅是党员干部从政理念的直接体现,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以正确的“政绩观”为基石,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蹚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路径。
厚植发展底蕴,于破“显绩迷障”中立“潜绩根基”,为长远发展积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在发展的赛道上,部分干部过于追求“显绩”,热衷于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却忽视了那些需要长期投入、默默耕耘的“潜绩”。然而,真正的高质量发展,绝非短期的表面繁荣,而是要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一方面应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敢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深刻剖析检查政绩观错位的现实危害,坚决清除思想上的顽瘴痼疾。另一方面,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像培育种子一样,精心呵护每一项关乎民生福祉、产业升级等基础工程,不搞贪大求洋、哗众取宠的“大工程”“大场面”,使政绩不“虚浮”,让“潜绩”在岁月的沉淀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
夯实发展根本,于舍“个人功名”中取“民生福祉”,让民生温度成为发展的坚实支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确的政绩观,核心就在于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了个人而不顾群众的实际需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目光聚焦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上,从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关键领域发力,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要将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最长久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只有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才能真正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拓展发展格局,于弃“短期逐利”中谋“长远布局”,以高瞻远瞩之姿开辟广阔未来。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如果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虽能在一时获得经济增长,但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树立长远眼光,着眼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平衡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不要“竭泽而渔”追求“昙花一现”的短暂效益,要“深猷远计”追逐“千秋万代”的长远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为引擎驱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并以人才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与核心竞争力;在生态保护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绿水青山,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通过长远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共进。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北城区街道办事处选调生 其木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