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乡的驻村岁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侗族自治县八江镇人民政府 马贺庆清晨,窗外几声鸡鸣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这已经成为我驻村期间不可缺少的“生物钟”。研究生毕业后,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成为了一名基层选调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八斗村。时光荏苒,春又一年,在侗乡大地上我已走过了第一个春夏秋冬,从初次入户时的紧张无措到村情要素倒背如流,回忆起驻村时的点点滴滴,上过山、下过田,有欢笑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八斗村这个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传统侗寨村落,俨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一条来自南方的糖醋鱼

刚到村里,村干部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专门为我准备了“迎新饭”,餐桌中间的糖醋鱼格外显眼,“小马,欢迎你到八斗村来,我们大家都盼了好久,这是村主任特地为你做的糖醋鱼”,村主任一早便去集市挑选了最新鲜的鱼,刮鳞、油炸、浇汁,对于吃惯“糖醋口”的山东人来说,这道“家乡菜”无疑是这片侗乡土地对我最好的认可,也是我融入侗寨的最好契机。驻村伊始,缺少经验、没有方法、角色不适应,都是我驻村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出现的困扰,我总是手足无措。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寻找工作方法,适应基层“大熔炉”,我化身“十万个为什么”,整天围着村干部刨根问底究其原因,村干部总是不厌其烦耐心地解答我的各种问题,教会我各种处事方法,“我们村四个屯,1210户,4110人;处理矛盾纠纷时要究其根本,协调各方利益……”就这样在听与学中对村情村貌逐渐熟悉,对基层工作逐步了解,村民也逐渐把我当成了“自己人”。一道“家乡菜”拉近了我与侗乡的距离,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基层挥洒青春的决心。

一句来自农户的亲切关怀

走访结对帮扶脱贫户,查看生活状况,解决各类“急难愁盼”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工作。在结对帮扶户中,有一户情况特殊,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交通事故夺走了家中唯一一个年轻劳动力,夫妻俩顿时陷入了黑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如何帮助夫妻俩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是作为一个专业社工师的首要任务。我开始精心制定各种帮扶计划,梳理各种惠民政策,用专业的社工知识一次又一次的介入夫妻俩,提供个案服务。南方阴冷的冬天对于“初来乍到”的北方人来说不是很“友好”,感冒总是来的那么突然,带着疲倦的身体入户走访时,老两口捂着我冰冷的双手,“谢谢你对我们的照顾,在外面工作不容易,你也照顾好自己”,简单的话语总是带有温度,那一刻温暖的不只是被寒风吹红的双手,更温暖了服务基层的初心。自那以后,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遍了全村的每户脱贫户,实现了家家到、户户入的小目标。

一个来自副支书的称呼

“鼠弟”一词是副支书对我的称呼,1996年出生的我是名副其实的“小老鼠”,大我一旬的他便成为了我的“鼠哥”。换届时,有过两届村干部经验的他,顺利当选八斗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鼠哥”是村里的“万事通”,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不管是房屋漏水,还是夫妻吵架,“鼠哥”总是带着我出现在“第一现场”,自然“鼠哥”成为了我驻村路上的“引路人”,在“鼠哥”的指引下,我收获了很多领导的认可与鼓励,收获了来自群众的包容与支持。有人说基层无大事,当我真正的沉入基层、融入群众,才发现别人口中的“鸡毛蒜皮”,却是关乎百姓的“民生大事”,牵动民生脉搏。我主动请缨参与到每一件具体的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一次次的入户走访中,我慢慢学会了贴近群众的方式;在一次次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时,我读懂了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面对千丝万缕的工作时,我学会了如何当好“下面一根针”;在一步步了解村情村貌的过程中,我尝试刻画幸福和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看着茶山上农民忙碌的身影,油茶林下的花生吐出嫩芽,一间间侗寨翻新后拔地而起,一个个土豆种植基地庆祝丰收,更加笃定了我前行的方向,充盈我奋斗的力量。

四季轮回,岁月流转,乡村振兴前进的脚步在变,不变的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驻村选调生,既入基层,就要脚沾泥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百姓笑着迎接每一个“春夏秋冬”。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658.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午6:41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午6:43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