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之有据 “研”之有方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保持求真务实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让调研工作做到“调”之有据、“研”之有方,才能推动调查研究真正取得实效。

“调”之有据,“研”之有方,需要深入群众“领题”。“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藏在一线。找准这些问题,研究出合适对策,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和群众站在一起、坐在一块、想在一处,揭一揭米缸、看一看住房,多问问“有没有”“好不好”“需不需”,让自己多些“泥土味”、少些“官僚气”,真正地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多了解群众需求,多听取群众“异见”,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领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唯有以群众利益为目标,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调研上下“真”功夫,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才能真正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调”之有据,“研”之有方,需要深入实际“破题”。“调查”不是简单的“调取”,必须走心、用心,才能得真髓、见实效。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有“肯调研”的觉悟和“善调研”的能力。在调研过程中,既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又要根据实际,娴熟自如地运用驻点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来具体研究,切实增强调研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唯有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走出“踩点式”“盆景式”“报喜式”“脱节式”调研怪圈,变“陪同”为“亲历”,转“定点”为“随机”,改“踩点”为“蹲点”,促“汇报”为“询问”,变“提前通知”为“不打招呼”,深入现场、直插一线,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重大决策心里有底,才能找准症结、开出良方,找到高效精准的破题之法。

“调”之有据,“研”之有方,需要深入基层“解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党员干部要聚焦基层痛点,带着老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到矛盾多、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寻求解决之方,真正弄清“朦胧点”,提速“关注点”,强化“薄弱点”,提高群众“满意点”。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抓住推进工作的“牛鼻子”,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一线研究、工作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短板在一线补齐。唯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整改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金点子,真正想出思路“破题”、找出办法“破冰”、拿出措施“破局”,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烦心事和揪心事,把工作抓到群众心坎上,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538.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午12:37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午12:39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