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馆藏为媒 让思政课“动”感十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随着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让我们与峥嵘岁月时空对话,与国家宝藏携手同行,既是教学呼唤也是必然选择。要坚持以馆藏为媒,增加互动、加深触动、促进带动,让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动”感十足。

既要“走近”又要“走进”,让博物馆思政教育互动频频。博物馆展览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要符合传播的需要。要将思政课堂“搬进”博物馆,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以博物馆丰富多样的主题场景为依托打造沉浸式体验教育,通过真实的情景互动、多样的主题展览、直观的实体展示,让革命事件不再只是书本中的黑白文字,让革命人物“活”起来,实现观众和馆藏品之间“近距离”对话。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物资源优势,依托文物游径开展“访文物知家乡”“文物打卡”“古迹寻根”等研学活动,也可结合游径开展文艺演出、民俗展演等特色活动,通过融合旅游发展提升文物展览的传播性,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既要“心意”又要“新意”,让博物馆思政教育触动深深。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能够解码一个个厚重的历史遗存,让尘封已久的海丝遗珍讲述自己的故事。要坚持融入“新意”,利用精美的二创动画、3D打印建模、云展览等科技手段拓宽艺术文化内容呈现的深度、广度,实现艺术文化的双向叙事局面,让观众始终如一地保持审美新鲜感。为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满足观众学习文化的需求,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听课堂”功能,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强化移动终端对接,让观众仅凭借一部手机就可不限次数、随时随地观看云展览。博物馆还应当满怀“心意”,从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出发,通过生动新奇的设计、创意灵活的布局、简洁有趣的语言对将馆藏品的文化意义传达给观众。

既要“博物”又要“博悟”,让博物馆思政教育带动片片。博物馆以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为本职,而随着公众精神需求的增加,在陈列展览中体现出“博物”也是博物馆服务观众的应有之义。为不断契合公众文化需求,博物馆可以结合考古新发现和地方历史研究新成果不断提升展陈形式、补充展品内容、丰富讲解说明。围绕原创展览立项和社教活动品牌建设,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学术共建,有计划地开展藏品研究,增强原创展览和社会教育、自媒体传播、文创产品开发等系列功能的学术厚度,加快学术研究成果向展览、社教等全系列业务工作的转化和应用。以探寻遗迹、红色宣讲、劳动实践等形式,聚焦时政热点,推动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让公众在“博物”中“博悟”世界。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人民政府 肖琦)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773.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