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程,不断更新路径、狠抓落实,通过实施“三个三”工作法,推动培训资源更集成、培训内容更精准、培训平台更系统,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建强“三个宝库”,让培训资源更集成。一是建优“师资库”。从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校教师等8类人员中比选出经验丰富的授课讲师40名,建立县级党员教育师资库,推荐入选市级党员教育师资库8名,通过固定联系、主动邀约等方式,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等活动100余场次,结合全省“万堂党课下基层”活动,开展专题党课20余场次,实现上下联动、共建共享。二是建活“教材库”。深入挖掘红军长征、革命先烈事迹等本土红色资源以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构建由县委组织部统筹,基层党委、县融媒体中心等共同参与的制片工作机制,开发《一个秤砣的故事》《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等精品党课50余部,拍摄《四十年坚守,做苗乡养殖业的“护航人”》等多部优秀党员教育片,以本土党课浸润人心。三是建强“阵地库”。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文公园)、县党史陈列馆、农家书屋等,分区域、分领域试点打造“苗乡党课书房”实体阵地17个,按照“六有”标准,补充书籍读本5000余份,全覆盖链接线上“苗乡党课书房”专栏,健全党课书房日常管理制度、师资联系制度、课程发布制度,开展“书房党课微讲堂”“师资进书房”“青年党员研学”等活动200余场次,有效扩展党员学习平台。
用好“三张清单”,让培训内容更精准。一是“理论清单”夯基础。通过调研走访,收集基层党员教育需求3000余条次,重点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等,定制理论课程,落实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要求,2024年分机关、村(社区)、“两新”等5个领域开展培训15000余人次。二是“技能清单”提能力。定期收集基层党员技能需求,充分发挥部门(单位)党员骨干专业特长,在机关开设“机关大讲堂”“业务课堂”,推动业务骨干沟通交流。在农村,积极挖掘本土先进典型、致富能手,组建“土专家”“田秀才”党员服务队,通过经验分享、帮带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能力。三是“活动清单”聚民心。着力增强党员教育活动吸引力,常态化开展“党课开讲啦”“微党课擂台赛”等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讲党课活动600余场次,优选优质党课讲稿30余篇。深化“党群同心 服务同行”主题党日活动,各领域组建党员服务队200余支,开展送药上门、留守儿童关爱、健康诊疗等活动1000余次,落细落小服务群众使命,切实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打造“三个课堂”,让培训平台更系统。一是“基础课堂”讲好“必修课”。坚持立足日常经常,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明确“三会一课”调阅机制、活动内容,深化“2+N+1”主题党日活动模式,依托线上“党课书房”定期推送“党课星期天”“党员开会了”等学习资料,为党员学习划重点、作提醒,督促党员规范开展日常理论学习。二是“移动课堂”创新“地方课”。从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苗族文化促进会等抽调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组建12支“苗汉双语”宣讲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100余次,覆盖全县少数民族聚居村37个,覆盖党员群众3000余名,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云上课堂”丰富“选修课”。打造苗乡智慧党建系统,打破时空限制,构建“云上”学习阵地,链接线上“苗乡党课书房”专栏,分类设置理论课、党务课、政策解读等课程,交叉推送不同视频课程,有效扩展党员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通过账号管理、学分激励,让党员随时随地可以自主学习,有力提升党员学习质效。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委组织部兴组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