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三农”工作委员会 周芊利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稳住农业基本盘,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时间飞逝,我到基层第七个年头了,时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将继续像“谈恋爱”一般热爱基层、深入“三农”、用心用情把“三农”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谈热爱,我与“三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相遇,令我心甘情愿做“三农”追随者。
2017年2月14日“情人节”是我被安排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第一天,特殊的日子注定了我们不可分割的缘分。那时的我既有进入新单位的确幸,也有“领任务”的激情。我在整理旧档案中看到:一张张泛黄的寸照上是奔赴“三农”的那群“年轻人”,一行行工整的钢笔字迹书写出艰苦奋斗的“那些年”,一本本厚厚的工作簿记录着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成果。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奋战在田间地里,被冠以“田博士”“土专家”的光荣称号,他们引领着我,继续“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奉献三农”。要始终以“热爱”诠释“念兹在兹”的爱农情怀、迸发“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蓬勃朝气、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用“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我们在“青春年华”相遇,热爱便是顺理成章。
恋基层,我与“三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认定,使我无怨无悔做“三农”传承者。
一万多年前,中国的种植业、畜牧业就随新石器革命诞生。“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秦国能统一离不开农业领先。司马迁《史记》曾记载:“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从古至今,“三农”工作一直是国策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三农”发展不只是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一脉相承。我会在“知农、懂农、兴农”的任务中接续前人“强农有我”的脚步,真抓实干,使得各项政策“落地生花”。积极发挥基层“领头雁”的作用,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提升运用大数据等技能,逐步走好“人才聚、科技兴、产业强”农业强国路线,确保现代化强国稳步推进。
爱群众,我与“三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陪伴,让我甘之如饴做“三农”守护者。
俗语有“七年之痒”一说,我在基层不过第七个年头,身边不乏十年、二十载直至一生都甘当“守农人”的前辈,为“伊人”愁、为“伊人”喜,哪有什么“痒”。这七年“农民”如“吾师”:农民常年埋首于田间地头、日复一日辛勤耕耘,教会我“实干”之义,关键是实。这七年“三农”如“吾友”:新冠疫情时期下乡动员群众接种疫苗、汛期安全宣传“走乡串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总有我们“并肩前行”的身影,真挚如友、互相成就。这七年“三农”更是“恋人”:解忧、纾怨、暖心,我们在日常“家务”中“互诉衷肠”,在责任与真诚中“相拥”。我要继续做基层“守护者”,在时代召唤中挺膺担当、甘于奉献,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持与干劲,始终把群众“放在心尖上”,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稻浪中、麦田地、果园里是我逃离喧嚣世俗的避风港,是基层给我的“世外桃源”,我在这里找到“颜如玉”。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更愿意化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洪流”中,奔赴山海、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继续在广袤乡村书写现代化基层新答卷。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