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丨接过袁隆平手中的“稻谷”

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选调生 孙金瑛

今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谈起粮食,就会想起袁隆平院士,因其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才有如今的“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青年干部应接过袁老手中的“稻谷”,汲取深藏“禾下”的不灭意志,涵养实干创新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奉献青春力量,谱写时代华章。

接过袁老手中心系苍生的“致富稻”,树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志。在1959年到1961年期间,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时许多中国人吃不上饭,就吃野菜、树皮、树叶充饥,有的甚至因为饥饿倒在路边和田埂边,这些景象袁隆平院士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决心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他想起自己儿时种下“让人人都有饭吃”的理想,放弃“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毅然坚持学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隆平院士的初心,也是他毕生的理想追求。为了这样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他用尽一生坚守和践行,在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一呆就是十八年。面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头衔,面对国外高薪就业机会,他并没有“炒作”自己,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攻水稻田”。踏上新征程,青年干部要汲取袁老身上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敢于吃苦、敢想敢谋,主动到民生一线去、到发展一线去,多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原因、明诉求,牢牢把握群众的“喜怒哀乐”,把矛盾困难反映上来、经验建议提炼出来、方式方法总结出来,在接续奋斗躬身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接过袁老手中挺膺担当的“高产稻”,树立“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强国之志。袁隆平院士一生犹如闪耀星火,写满了与水稻相关的注脚,照亮着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1961年,在茫茫稻海之中,袁隆平院士与“天然杂交稻”第一次相遇,由此开始了人工杂交水稻的研究。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面对失败和质疑,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直面挫折、勇于担当,他始终坚信世界上必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那时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之中,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无数次梦见稻穗下乘凉的美好景色,心中始终坚定的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宏伟目标和“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伟大追求。终于,经过几千余次反复探索实验,在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花败育株“野败”,打开了杂交水稻研发突破口。青年干部要学习袁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血脉、化作行动,把每一滴奋斗的汗水、每一步奋进的足迹都留在这方爱得深沉的土地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接过袁老手中矢志奋斗的“成长稻”,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青春之志。“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和助手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驻守在稻田里,在茫茫稻田中日复一日重复着一场又一场试验。1973年,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校这片试验田里,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之后,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杂交水稻,超级稻从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到1149公斤,再到1500……袁隆平院士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探索、突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真正做到了勇攀杂交水稻的高峰。现如今,袁隆平团队始终坚持并践行着“不唯书,不唯上,不四唯,只唯实,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在农业赛道上不断刷新着新的世界纪录,不断给人类社会贡献出一代代“超级杂交水稻”的创新成果。青年干部要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把基层当作成长进步的“根据地”,把心思沉下来、身子扎进去,增强工作能力和实干才能,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691.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30 日 上午11:06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30 日 上午11:08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