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小李的身份“三”变

晚饭过后,我踏上熟悉的乡间小径。一路上,家门口嬉戏追逐的孩童、广场上跳着“最炫民族风”的大妈、三两个凑在一起闲聊的老人,这一幕幕使我感到踏实而又安心。恰逢梅雨季节,就连空气中夹杂着的泥土气,都令人倍感亲切。时间不重临,转眼间,选调已满一年。这一年来的基层山海航行之旅,接受岁月的洗礼,经风雨、度关山,从青涩懵懂的“三门”干部到轻车熟路的小李助理,身份转变间,责任和使命并重。坚持“以学铸魂”,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初心,从“门外汉”到“内行人”。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的关键。刚来村里时,每当村民问起“医保怎么缴”“宅基地确权证去哪里补办”“生育津贴怎么领”等问题时,我心里便一阵阵发怵,一是害怕回答错了,让老百姓白跑腿;二是自己的确对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心里没底。为此,我认真研究政务手册,将县级代办49件、镇级代办14件的办事流程牢记在心,做到学农事、知农事、会农事。为更好指导帮助村民办理业务,避免在群众面前说“门外话”,我特意向村干部请教,认真学习“三农”工作经验,做他们的“小跟班”,并把沟通技巧记在本子上,活学活用,尽力成为服务群众的“内行人”,真正做到非必须群众跑腿的事情“零跑腿”,需要群众跑腿的事情“只跑一次腿”。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从群众的智慧中学到“真功夫”。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一次次以学促干、以干践学的循环往复中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坚持“人到心到”,以“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真心,从“外来客”到“自己人”。

回想刚来村里时,方言是我开展工作的第一道“拦路虎”。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积极学习当地方言,力求“人到心到”。为了成为“双语干部”,我便去村头“情报中心”凑热闹,听村里的老人谈趣事、聊八卦。一年下来,我也成功打入村民“内部”,成为“自己人”,村头广场也成了我收集村情民意的主阵地。由于刚出校门,在接访办事时,有些村民看我的眼光会带着怀疑,觉得我没干过农活,说的都是“官话套话”,没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老爷爷打趣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要求换个负责人的。为解决“年龄信任危机”,我坚持少说“场面话”,以真情做“服务”、用行动换“口碑”,主动换位思考,把村民当家人、把村里的事当家事,用“群众的话”解决群众的问题,在一次次基层锻炼中褪去“书生气”、涵养“驻村情”,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以“自己人”“自家事”的心态在基层“大熔炉”中“百炼成钢”。

坚持“实干当头”,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决心,从“送考人”到“赶考人”。

选调生作为驻村干部,肩负着政策解读“最后一公里”的重任。“种粮补助”“失地农民养老补贴”“农机购置帮助”“低保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件件皆关乎民生福祉之根基。为了“最后一公里”不出现“断头路”“瓶颈路”,为了让群众少花“冤枉钱”,多薅政府“羊毛”,我和村两委研究出“一人一策”“人政智配”方法,通过将政策拆解对村民进行分类,再根据类别不同匹配不同优惠政策,这既保证了村民享受到最大程度优惠,也提高了村委办事效率。同时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姿态,变“村民找政策”为“政策找村民”,主动上门“推销政策”,力求做到政策补贴的人一个不漏,政策补贴的钱一分不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躬逢伟大时代,广大青年干部应始终坚持从“实”出发、“干”字为先,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方能跨过“娄山关”、征服“腊子口”,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山阳镇选调生 李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4744.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8 月 5 日
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5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