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过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生态智慧,守住乡土文化遗产“活态性”。乡村文化遗产是古往今来生活在某一区域内的原著居民在历史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产生了独特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无论是成就了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灿烂历史的“桑基鱼塘”,还是成都平原因势利导的自留灌溉水利系统,它们承载着人类适应场地的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了“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社会风尚,“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的繁荣景象。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古人的智慧,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互利发展,协调长期与短期内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从政策保护、产业发展、技术传承、文化发掘等层面实现乡村文化的动态保护。
立足当下“黛瓦白墙、袅袅炊烟”的空间肌理,守住乡土文化遗产“原真性”。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观念变化等原因,使得许多乡村景观建筑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弃、被抛弃等不可逆变,“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传统中式建筑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的“小洋楼”所取代,旅游开发模式的同质化也使得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千城一面”。要利用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村民的文化感情、价值认同,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使得多方参与到乡土文化与遗产的保护,激发文化遗产保护的内生动力;要按照“时空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要求,全面摸清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等底数,确保一切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皆纳入实地调研和登记认定范围;要依托各地特色资源、激活当地产业亮点,不搞大拆大建,不盲目开发,严格保护传统村镇空间机理、传统风貌。
展望未来“产城融合、重现生机”的美丽蓝图,守住乡土文化遗产“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乡土文化是在更大尺度、更多维度上体现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形式应显著区别于“封闭式”文物保护,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用时代化激活。“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文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与院校合作,引进专业化人才,使各“专才”有机结合,提高文物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艺术展览、农耕文化博览馆的方式让游客更加深入的体验生活民俗、节庆活动、诗歌戏曲这一类最纯粹的乡土文化表现形式,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将“前沿科技+文化遗产”结合,打造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要充分挖掘地方传统资源,以地方地理标志为核心,不断加强遗产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让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持久保护,焕发生机。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选调生 周雨潇)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