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当我翻开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回首一路走过的驻村岁月,那弯弯的月、弯弯的河、弯弯的路,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梦。如今,虽然已结束驻村工作,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驻村岁月中的“这头”与“那头”常萦绕心头。
之前啊,脱贫攻坚如一轮弯弯的月,困惑在这头、解惑在那头。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第一书记”。但驻村工作干什么,驻村工作怎么干?驻村之初,我曾带着疑问主动向老支书请教。老支书语重心长地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用心去干就好了。”记得在年初的村委扩大会议上,我和驻村工作队员建议进行辣椒种植。“几个大学生娃娃懂个啥,辣椒苗长啥样都没见过吧?”村民代表红着脸,说到激动处拍起了桌子,我和驻村工作队员脸上火辣辣的。我们深入分析本村的地理特点和辣椒种植的前景与市场,思想在红脸出汗的激烈碰撞下,最终达成共识。春去秋来,经历了播种育苗、抗旱打井、除草采摘,在汗水的浇灌下,辣椒获得了丰收,纯利润超过了40万元,村民们见到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我深切地体会到“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此时想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我们冠以“第一书记”之名,就要肩负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梦想与责任。
后来啊,驻村工作如一曲弯弯的河,汗水在里头、幸福在心头。在驻村工作期间,我和乡村党员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战斗,在森林防火中奔波,在抗旱减灾里奋斗,在人口普查中走村入户……我们把健康扶贫作为重点突破口,市中心医院专门安排救护车接冯奶奶入院治疗,身体已康复。庞大哥经锦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的手术治疗,行走、耕作已经没有大碍,同时享受了相关政策,免除全部费用47837.61元。2020年夏天,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干旱。为摸清旱情带来的实际影响,查看抗旱减灾设施是否落实到位,走遍了全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当得知因干旱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村内原有的自来水供水不足,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我们紧急协调开辟临时供水点,保证村民24小时免费取水,解了人畜饮水的燃眉之急。同时,联系专业施工单位选址测水,经一天半的奋战,随着“嗡嗡嗡”的巨响,打到 200米时汩汩甘泉从地底涌出,围观群众发出声声赞叹并鼓起了掌,泪水混合着汗水交汇落下,流进嘴角有点“咸”。
现在啊,乡村振兴如一条弯弯的路,希望在前头、奋斗有劲头。在脱贫攻坚胜利落幕之际,按照组织安排,传递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交接工作,帮助新一批的“第一书记”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交接的是工作,留下来的是梦想与希望。我们发展了一批思想过硬、能带头致富的年轻党员,优化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让鲜艳的党旗在乡村一线高高飘扬;我们加强了村里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一条条方便群众出行的水泥硬化路、一口口抗旱减灾的深井、一盏盏照亮村庄的太阳能路灯……当初,带领村民种植的沙枣防风林已有一人高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经深植村民心间,全村走上了“林上保生态、林下种药材”的绿色发展之路;结合本村特色发展起来的辣椒种植、肉牛养殖、酒高粱种植、农业机械服务等产业已初见成效,增强了村民致富的信心与水平。一颗颗幸福梦想的种子在乡间地头留了下来,这里的每个人都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辽宁省锦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祝中炎)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