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敢于斗争”心,增强巡察谈话“辣味”。巡察谈话是发现问题的“敲门砖”,也是巡察干部必备的“过桥梯”。有的巡察干部在谈话中,或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或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或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如此谈话,终致徒劳无功。只有坚持奔着发现问题去,向着难题堵点问,方能谈出实效。因此,要紧盯重点岗位、重要人员,不回避矛盾、不遮掩病症,单刀直入摆事实,旁敲侧击找线索,综合运用“海底捞月”“循循善诱”“真情流露”等谈话方法,因人而变,把问题谈开谈实,把意见谈深谈透。要克服怕得罪人的心理,力戒做老好人,对尖锐问题严肃态度,大胆追问,既善于在谈话中发现蛛丝马迹,又能适时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问题线索,让红脸出汗成为谈话常态。
常怀“实事求是”心,保持巡察报告“真味”。巡察报告是巡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被巡察单位存在问题的集中反映。客观、真实、精准是巡察报告的必备要素,高度和温度兼具的报告,才能成为上级党组织了解掌握下级党组织基本情况的“窗口”,做出成果运用的重要“凭证”。因而,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归纳、总结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抽丝剥茧,深挖根源,把表面问题上升到党组织层面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去剖析研究,既立意深远,又着眼当下,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实现问题精准定性,报告言之有理。要以事实为准绳,坚持“有问题必有表现,有现象必有案例”的撰稿思路,收集事例和数据,去粗取精,以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支撑观点,做到“事实”与“雄辩”相互印证、相得益彰,让人口服信服。
厚植“监督为民”心,突出巡察整改“实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织密监督的“天网”,扎紧制度的篱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巡察效果好不好、震慑作用强不强,为民质效高不高,关键看整改。因此,要拧紧责任传导的“加压阀”,紧紧抓住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的“牛鼻子”,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注重从源头治理、从根子整改,防止老问题死灰复燃、新问题层出不穷、共性问题久治不愈、个性问题此起彼伏。要立足初心使命,盯住工作短板,举一反三,找准为民服务中存在的思想、作风、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症结,从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处抓起,建机制促民生,解难题惠群众,用实实在在的整改决心和举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纪委监委 姚剑波)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