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启九州,壮凌云之志;缘定寰宇,铭空天之魂。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更深更远,继续共赴星辰梦。新时代青年当以“航天精神”为指引,以梦为马,逐梦苍穹,努力攀登,矢志奋斗!
在“逐梦”征程中汲取“特别能吃苦”的意志,解锁“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信念“密码”。“特别能吃苦”其表为情感中的忍耐力,其理为中国航天人从无到有开创航天事业的奋斗意志,其源在于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千千万万航天工作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迎难而上、不辞劳苦、砥砺初心,创造了载人航天事业连战连捷的伟大成就。“吃苦”不仅谱写了载人航天“特别能吃苦”的生动篇章,亦是广大青年茁壮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青年们要树立理想信念,以航天精神为引领,锤炼对党忠诚的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主动“扑下身子”,扎根一线,主动学会“自找苦吃”,多接手“烫手山芋”、多做“热锅蚂蚁”、多品尝“人生百味”,在磨砺意志、攻坚克难中长才干,在解决矛盾、攻坚克难中锤炼出能扛事、能担事、能成事的“铁肩膀”。
在“逐梦”征程中汲取“特别能战斗”的勇毅,解锁“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决心“密码”。千百年来,对宇宙的追问与探索,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梦想。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一代代航天人用追求卓越的进取、百折不挠的毅力、锐不可当的勇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上九天揽月,敢教日月换新天。三次太空漫步的翟志刚、“太空教师”王亚平、“将飞向太空当作奋斗的目标”的李聪等等,飞天逐梦的背后,是长达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等待,是千百次单调而又艰苦的训练。当前,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的日趋复杂,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机遇与挑战同行、困难与希望并存,广大青年党员应向阳而生、追梦而行,以“特别能战斗”的姿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形势、思考问题、琢磨道理、谋划思路、把握未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在“逐梦”征程中汲取“特别能攻关”的卓越,解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立“密码”。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创建。然而在航天事业发展初期,受到技术薄弱、设施简陋,人才奇缺、外国制裁等限制,我国只能依靠自主研发,一步步在试错前行。艰难困苦,前辈有梦;筑梦航天,吾辈自强。“特别能攻关”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团队在尖端科技领域不怕困难、不懈开拓的精神力量,更是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干劲和韧劲。“打铁必须自身硬”,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广大青年应勇立时代潮头,继续发扬“特别能攻关”精神,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的理念积累基础知识,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强大信念迎接高难度挑战,拼搏进取、勇于攀登、斗志昂扬、自立自强、探索创新、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不断跑出“中国加速度”。
在“逐梦”征程中汲取“特别能奉献”的同心“密码”,解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小我“密码”。2000多年前,屈原叩问苍天“冥昭瞢暗,谁能极之”,2000多年后的今朝,一批重大航天工程陆续实施,一批航天成果集中涌现,我国正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豪迈前行。回望可歌可泣的航天史,中国航天事业也有“处于一张白纸”的黑暗时代,但正是一代代筚路蓝缕、隐姓埋名、锲而不舍的“萤烛之火”,汇聚了“敢与日月争辉”的强大动力,最终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今日的璀璨成就背后,孕育着数以万计航天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圆梦史。当代青年们正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大好时光,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将青春理想同民族命运相结合,以“有我”的担当书写“无我”的境界,以“小我”的热血绘就“大我”的画卷,时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堪当时代重任之人。
(浙江省柯桥区平水镇人民政府 沈文雨)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