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的横空出世,到“文心一言”的讨论刷屏,AI技术在写作领域的发展之快,用日新月异形容毫不为过,创作时完全连“时间问题”都没有,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本领恐慌”。当下,年轻干部常常谈“材料”色变、惧“文笔平平”,接到材料任务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剖麻雀”,而是“拿来主义”。因此,要在感慨AI技术“秒”笔生花的同时,从中探寻“写作密码”,更好走出“越害怕越不敢写、越不写越不提高”的恶性循环。
领会意图“定调子”。相较于传统的搜索引擎,“ChatGPT”“文心一言”等AI引擎有着更强的“主动性”,能够快速识别和理解用户的意图,大幅度提升问题答复的准确性。写作中的“会意”阶段同样需要准确领会意图,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若调子定偏了,甚至“唱反调”,最终只会“累死也无功”。要吃透摸准上级精神,将各项政策规定找出来学、静下心悟,在写作的过程中时刻对标对表,切实运用好、贯彻好。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摆在领导位置,认真思考这项工作怎么干、话怎么说;把自己摆在听众位置,设身处地琢磨听众想听什么、想了解什么。
海量储备“充里子”。“ChatGPT”“文心一言”等之所以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离不开基于“海量数据”而生的大模型,从而使其能够精准、“聪明”地回答用户问题。写作亦是如此,充分的准备、大量的素材,都是写好材料的基础和保证。年轻干部写作时想要做到“急时用”,关键是把功夫下在平时,养成积累各种素材、知识和思想的好习惯,建立自身写作素材“仓库”,以“有米之炊”做出“美味佳肴”。要及时整理、时刻揣摩“花脸稿”,带着问题意识摸清其中“结构调整、段落取舍、表述修改”的具体原因,形成“错题本”,逐步产生新的启发、找到写作窍门。
精雕细琢“增面子”。通过用户的“语言反馈”,“ChatGPT”“文心一言”等AI写作引擎在实践中不断听取意见、迭代升级。一篇文章从“成品”到“出品”,不是生生地拼、硬硬地凑,而是逐字逐句打磨、润色,最终达到有血有肉的效果。年轻干部在写作时,要处理好详略的关系,该简写的地方要大笔勾勒、高度概括,砍掉枝杈芜杂的内容,使其一眼看到枝干;该详写的地方要着意展开、浓墨重彩,确保特色经验挖得够深、写得丰满。要有把关意识,将材料中的数据、事例等搞准,特别是一些重要文件和政策性表述,必须做到“精准无误”,避免“挖坑埋雷”。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委组织部 薄克壮)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