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半年记:融入基层从“改变”开始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勇过“五关”的奋斗足迹,2023年10月,我来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八联村驻村锻炼,开启了属于新时代驻村青年的“闯关之旅”。从“象牙塔”到“泥土屋”,从普通话到“土方言”,回顾半年多的驻村生活,我经历了身份、能力和思想上的三重转变,收获了成长,更坚定了初心。

身份转变:从“外人”到“家人”

刚到村里时,我充满激情想参与村里大小事务,但一来就碰了“壁”,“方言关”横亘在我和村民之间。无论是讨论交流工作,还是走访慰问群众,我常感“哑口无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方言关”必须要过。一方面我在工作之余利用互联网资源线上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在工作中与同事用方言沟通交流的频率,通过一次次主动找群众交流、了解所需所盼,逐渐从“哑口无言”变为“一知半解”,再到“侃侃而谈”。慢慢地,村民口中“下派的选调生”变成了“村里的小邱”,我也逐渐从村里的“外人”成为了村民的“家人”。我认为,驻村选调生初到基层,要把“方言关”作为首要“攻坚难事”,多学“土话”、善用“土语”,在与村民拉家常、话家事中实现身份转变,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群众。

能力转变:从“新手”到“能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的复杂度与专业度远超想象,我遇上了“能力关”的考验。从征地拆迁、纠纷调解,再到经济普查、平安走访,一桩桩具体事务不仅要村情熟悉,更要政策吃透,才能办得“有模有样”。比如,在参与“五经普”工作时,由于缺乏统计、会计等知识储备,对经济主体情况不熟悉,“业务小白”的我工作进度远远落后。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秉持“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的钻研态度,我晚上加班加点学习业务知识,白天挨家挨户登记相关数据,在认识与实践的“交替反复”中,逐渐从“工作新手”转变为公认的“业务能手”。我认为,选调生从“校门”迈入“村门”,本领恐慌在所难免,要常怀“空杯”心态,多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不断锤炼自身本领,才能顺利闯过“能力关”。

思想转变:从“干大事”到“做小事”

驻村之前,我脑中满满的“理想抱负”,总认为自己要在村里干出一番“事业”,要为村里带来资金和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到村之后,却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常感到迷茫无向,我遇上了“思想关”的考验。但在一次次的走村入户中,我逐渐明白,每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驻村选调生能作为的“大事”。于是,我积极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中,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每个季度集中举办老人生日会,开展中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常态化使用选调生经费慰问有需要困难党员和群众,在这一件件“小事”中,我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我认为,选调生要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时刻牢记“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奋力在为民造福的火热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选调生 邱模奇)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748.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午12:14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午12:16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