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札记:历经百日“三变”“驻”进群众心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来到贵州遵义的温泉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觉间已近百日,记忆里感动画面联翩,清香的菜花、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溪水、绵绵的群山,浓郁的乡音,淳朴的情感……作为驻村干部,在历经从“只身到”向“全身心”转变、从“讲官话”向“真乡音”转变、从“边上看”向“动手干”转变中,要走进村庄院落、融入群众日常、解决急难愁盼,才能“驻”进群众心里。

历经从“只身到”向“全身心”的百日转变,要用心走进村庄院落,才能“走”进群众心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刚到村里的第一天,因走访“功课”做得不足,对群众家里的情况不熟悉,在“唠嗑”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话题,浮于表面的寒暄,不能真正走进百姓的“内心世界”,找不到群众最急切、最迫切的需要。作为驻村干部,要全身心融入村庄,用心走进村庄院落,全面掌握百姓的急难愁盼,脱下西装换上农装、脱下皮鞋换上布鞋、摘下官帽戴上草帽,把群众的内心想法“掏出来”,把惠农政策落实到“刀刃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历经从“讲官话”向“真乡音”的百日转变,要用情融入群众日常,才能“讲”进群众心里。语必关情方入脑,话须通俗才传远。想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把党的好政策根植群众心中,就得学会说“群众话”、唱“百姓曲”、谈“民生理”。作为驻村干部,要把党的政策用“土话”来“翻译”,放下官架子、扑下泥身子、甩开光膀子,在田坎上、院坝里找共同话题,构建共同语言,用情融入群众日常,在和群众“唠家常”“吹闲牛”“问生计”中讲党情、颂党恩,用“身边事”说清“新理论”,将“读条文”变“拉家常”,把政策讲清楚、说明白,把问题“融进去”、把办法“讨出来”、把措施“定下来”,与群众冷暖互知、血脉相依,才能经常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讲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

历经从“边上看”向“动手干”的百日转变,要用力解决急难愁盼,才能“做”进群众心里。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驻村干部,只有把自己当成村里面的老百姓,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群众反映的“小事儿”当成工作的“大事儿”,一件一件解决、一件一件落实,在“迈开腿”察民情、“敲开门”访民意、“张开嘴”暖民心、“打开心”惠民生的“一枝一叶”中,逐渐完成从“驻村人”到“村里人”,从“村里人”到“懂村人”的转变。放下姿态,与群众紧紧依靠在一起,用真心换真情,参与群众工作、了解群众生活、感知群众冷暖,坚持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苦干实干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一点一滴、久久为功,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温泉村驻村第一书记 娄小勇)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319.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上午3:21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上午3:25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