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悦读:以粽蘸墨 品读书香

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全神贯注,将墨汁误认为是母亲送来的红糖汁,蘸着粽子食用,他对真理追求的执着与忘我精神,令人动容。

毛泽东同志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总要挤出时间坚持读书。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在龙舟水连绵的时节,正是读书的好时机,适合窝在书房里,煮好几颗粽子、泡上一壶茶、选上几本书,从书香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在墨香中提升修养、开拓视野、增强本领。

读一篇《端午的鸭蛋》,在平实中发现浓情,在点滴日常中洞察民情。在《端午的鸭蛋》中,作者汪曾祺细致描写了端午节期间鸭蛋这一普通食材,不仅记述了鸭蛋的外形和颜色,还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如何精心挑选、腌制鸭蛋、切食、装萤火虫的过程,巧妙引出当地人食用鸭蛋的文化意涵,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

社情民意总是藏在“细节中”,不沉下身子同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对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细致地观察,就难以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体悟到群众的真实心声。面对各种复杂的基层问题,我们可以学习“鸭蛋”视角,关注微观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经验,从群众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的细微之处找准群众关切的问题,通过“小切口”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民生需求和群众心理,在“解剖麻雀”中找到问题突破点的工作方法。

读一部《楚辞》,感悟屈原从政之道,永葆家国情怀。在《离骚》中,屈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即使身处流放之地,仍担忧整个国家的兴衰安危;在《九章·哀郢》中,他深切同情百姓,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在《九歌》中,屈原通过对祭祀场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一首首的“涕”“哀”“怨”,无不饱含着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洋溢着至死不悔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精神基因,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屈原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争做先锋,成为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也要同屈原一样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劲把责任扛在肩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读一本《粽情端午:端午节与赛龙舟习俗》,从仪式象征中传承民俗文化,增强文化价值认同。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为标志性的习俗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原始龙图腾崇拜、祭祀习俗、文化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船作为竞渡的工具,不仅具有竞技性,更象征着人们对于团结、协作和拼搏精神的追求。如今,龙舟竞渡不只是华南地区的竞技项目,更是全球华人共享的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时代浪潮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基因,自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在民俗文化宝库中挖掘“精神富矿”,感受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内涵,让文化传下来、活起来、走出去。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委组织部 郭婕航)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117.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1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1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