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滋养和教育源泉,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促进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后继有人。
挖掘传统文化“广”资源,赋能文化选修课,领悟思政教育“广”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占的比重却很少,导致很难在有限的思政课程中更多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程设置不断变化,传统文化的课程逐渐增加,这是思政课改革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思政课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过经典诵读、影视鉴赏、参观历史博物馆与纪念馆等活动,让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重大传统节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泼生动的主题学习活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化、生活化、持续化。
提升教师施教“大”能力,聚焦文化思政研学,拓宽思政教育“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类思政研学,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与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深度与广度,积极开展观摩优秀课堂、参与说课比赛等多种形式学术交流,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衔接,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为教育教学储备更多资源与能量;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音等方式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与内化。
创新文化教育“新”形式,用活网络推介平台,提升思政教育“新”质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思政教育活动中去,开设专门的思政、传统文化板块,使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快速有效地进行查阅,提高教学效率;借助微博、视频号、抖音等在线平台布置教育任务,组织学生们进行在线交流,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准确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令思政教育更加高效。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魏寒)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