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写好历史文化遗产大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时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等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在“起承转合”中写好历史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大文章”,让恢弘壮大、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传承不息、世代赓续。

“起”于初心、坚定信念,写好历史文化遗产生生不息“自信自强篇”。“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悠悠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为华夏儿女留下了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璀璨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三星堆、云冈石窟、古典园林等文化遗产中深挖中华历史文化这座“富矿”,将理想信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将历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塑造大国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承”前启后、薪火传承,写好历史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保护传承篇”。“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文化遗产镌刻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情怀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系统做好文物遗迹、民间风俗、民间技术、文学艺术等的保存与收藏,追本溯源、理清脉络不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力量,激发其时代价值,更好地以中华文脉的深厚养分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转”浅及深、与时俱进,写好历史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创新发扬篇”。“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历史的见证和具象化,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创新为引,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花心思、下功夫、用巧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大力发展文创产品、数字文化、文旅融合等产业让文物“活过来”、古人“会说话”、历史“再重现”,让文化遗产“跟着潮流走”,不断从文物中感受中华民族厚重历史。

“合”力同行、美美与共,写好历史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交流互鉴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而发展繁荣、充满生命力,形成了现今博大气象的文化盛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主动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国之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火起来”。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本土化”,促进中外优秀文化交流合作,为中华文化注入新动能,推动中华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脉绵延繁盛。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委组织部 韩婷婷)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4875.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1 日 下午7:03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1 日 下午7:06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