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大海承载万物、联通世界,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今年6月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新深度唤醒”,旨在唤醒我们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坐拥3.2万公里的海岸线,我们于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浓厚的海洋情结。立足于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重要指示,也道尽了对人海和谐发展的深深期许。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人与海双向奔赴的这份深情,谋求向海图强、经略海洋的新境界。
因为深爱“碧波潮起满天涯,海鸥翱翔舞蓝霞”里的勃勃生机,所以我们走向绿色,成为海洋生态的坚定维护者。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孕育了生命,涵养了资源,它以广阔胸怀拥抱我们,我们也应当保护它避免遭受过度捕捞和肆意倾废排污的危害,做到“既用之,更爱之”。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秉承“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原则,遏制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做好海洋污染物的“减法”,减去不应属于海洋的生态负担。我们应当将“两山”理念延伸至海洋生态环境领域,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打造出海上的“绿水青山”,以“增绿”“护蓝”发挥海洋生态价值。愿不久的将来是“万顷碧涛下,万物繁荣长”,我们能常看到浮出水面嬉戏的中华白海豚、在岸边惬意休憩的斑海豹、结群环绕在渔船的布氏鲸……
因为深爱“海天一色远,渔舟唱晚归”里的其乐融融,所以我们走向远方,成为海洋经济的积极开拓者。当前,随着传统渔业和海洋运输业的稳固发展,海洋医药、海洋能、海洋信息等海洋新兴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命运共同体”“蓝色伙伴关系”等海洋经济新内涵正在不断丰富。适逢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之际,我们应当顺势推动海洋经济成为实现强国富民的重要引擎。既要做海岸的文章,也要做海上的文章,既要做海面的文章,也要做海底的文章,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海洋开放合作新格局,促进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在开放包容、具体务实、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中推动国际海洋合作。如今,海洋经济不再是简单的捕鱼打捞。而声声鸣笛里,一艘艘远方归来的巨轮上,满载的不一定都是鱼虾蟹贝,但相同的是新时代渔民海员们因丰收而难掩的笑容。
因为深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里的壮志豪情,所以我们走向深处,成为海洋科技的探索先行者。从深潜装备到可燃冰钻井平台,从“蛟龙”号到“蓝鲸”号,近年来不少进入人们视野的中国科技创新代名词里都带着浓浓的海洋色彩。随着我国在深水、绿色、安全等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令人向往的深远海已不再可望而不可即,海洋经济发展已不再有绿色难题,海洋强国已真正有梦可绘。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这条路必须一股气走到底,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阶段进入到“质的突破”阶段。当把大洋钻探船、新一代超算、深海空间站等一批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我们的深蓝之梦才能向“更深、更远、更新”领域顺利进军。
(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松建村选调生 李瑾萱)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