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札记:我“沉浸式”驻村帮扶故事

春去秋来,四季更替。担任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镇明泉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近一年时光。明泉村属于山区村,总计256户约1000人,位于洮河北岸,视野辽阔,风景如画。春季杏花烂漫,梯田层绿;夏季雨水充沛,雾气萦绕;秋季遍地金黄,硕果累累;冬季银装素裹,炊烟袅袅。2020年脱贫攻坚时,我作为帮扶单位一员为村上帮办实事时来过一次,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村上年轻人很少,比较荒凉,临走时我还特意在一个山泉旁边留念拍照。三年后,我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重新踏足这片土地,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肩上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情系乡村,共建“鱼水之情”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出生农村的我,对农村和农民格外亲切。从到村的那天起,我就把明泉村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遇见村民主动打招呼,询问其姓名,慢慢做到知其人知其名更知其家事。建立与村“两委”的良好互动关系,离开村务的帮扶如空中楼阁,到村后我把自己当成普通村干部,从思想、生活和工作上积极融入村级“大家庭”。第一次开车上山时,已近黄昏,由于路况不熟,按照导航走到已废弃的山路上,在一处急转弯处由于转弯过早,车停在弯子里上不去也下不来,最后在村书记的指引下,我安全到村;村委会副主任带领我熟悉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三类户等,我才得以快速熟悉村情户情。镇领导也经常到我们住的地方嘘寒问暖,让我倍感亲切,自己有一些帮扶想法时,就积极与村干部、驻村干部进行协商,并将协商结果上报片长,由片长向镇政府汇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入乡随俗,到村上后我逐渐喜欢上了“土味”罐罐茶,烤两个枣,放入枸杞、葡萄干、桂圆、茶叶等,配上烤饼,一份简单而又醇香的早餐就完成了。走访入户,在炕上盘腿而坐,围着火炉喝上一盅罐罐茶,便就和村民聊起了家常。有村民来访,也为其倒上一杯罐罐茶,村民也放下了拘束,对其需求细细攀谈起来。不重千金重一言,只有与村民拉近距离,让村民放下顾虑,村民才会在碰到困难时想起我们驻村帮扶工作队。

入户走访,掌握“村情民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俯下身子深入群众,熟悉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求。按照以前的工作经验,到村后,我便制作了户主花名册和宅基地分布图,在走访入户时,一边询问户情和收入等,一边在宅基地分布图上标注户主姓名,在ArcGIS软件中加载0.2米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宅基地数据等,构建明泉村数字化乡村管理工程,在入户巷道设计、产业项目规划、村民管理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走访入户时,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村里留守老人居多、青壮年劳力较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空置多年的崭新四层小学教学楼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村庄近年来的变迁。没有小学就留不住年轻人,这是村里最真实的写照。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还是入户巷道的硬化,一下雨入户巷道便泥泞不堪,一不小心便会脚底打滑,摔个人仰马翻,不便于村民出行,也影响着村容村貌。最后在我们帮扶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争取下,学校里重新回荡起朗朗的读书声,村内巷道全部硬化到位,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居住环境“颜值”。

精准施策,制定“帮扶计划”

把脉问诊,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户情民意需求,打造一村一品,制定一户一策,才能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建强村党组织。随着时间推移,村委会办公设备老旧不堪,布局杂乱,档案堆积,办公环境不佳。随着县委组织部援建新村委会的落成,经过帮扶单位、镇政府、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共同努力,购置办公设备,合理布置,在满足日常工作所需的情况下,增设档案室等,规范办公环境。二是为民纾难解困。积极联系驻村干部、村干部、片长,将入户走访时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求政策,制定符合群众各自户情的“一户一策”发展计划。三是培养村级能人。以村村干部为表率,做到带头示范,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在甘南州租地种植药材,实现产业振兴目标。

锤炼党性,重走“长征之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维新镇是一座红色乡镇,1936年,朱德总司令率部到达维新镇,在红莲寺玉皇阁南面墙壁上书写“民众联合”四个大字,红军在得到休养补充的同时,在这片热土上播撒了革命的种子。同一条路,革命先烈的身影依稀可见,我们走在这条红色道路上豪情万丈,以革命先烈大无畏的长征精神为指引,强化了自己的党性休养,坚定了自己在乡村振兴这条康庄大道上前行的动力,克服种种困难,砥砺前行,在这片热土上洒下自己的汗水,用自己“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镇明泉村驻村第一书记 牛利斌)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4416.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1 日 上午8:26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1 日 上午8:29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