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提高工作本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选调生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有关工作的提示》要求从严规范选调生到村开展国情调研工作。开展国情调研,是推动选调生了解基层、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选调生要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巧用古人把脉问诊的智慧,摸清村情、辨准民意、聚焦民需、切对症结,高质量完成国情调研这门必修课。
“望”村情,踏破铁鞋收集最直接的资料,为“闭门造车”式调研开出“求是药”。“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选调生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支队伍,收集资料不能只是简单地翻阅档案、查看资料,而是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家中,亲自查看、亲自体验,摸清农村发展的实情,把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组织引领、生产生活等村情要素尽收心中。不仅要望“特色”,更要望“问题”,用一双“慧眼”进行“察言观色”,“门前“窗口”“后院”“角落”都要看,要从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找问题、寻方向,全面真实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闻”民意,抽丝剥茧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为“脱离群众”式调研开出“为民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的具体情况,群众最有发言权。在调查研究中,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走到群众中间,和群众同坐“长板凳”、同喝“一壶茶”,听懂群众“言外之意”,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要对“闻”到的信息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相互参照、相互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好综合研判分析。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关键信息分析透彻,把内容类型划分清楚,确保重要信息不失真、不遗漏,实现关键内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问”民需,有的放矢聚焦最关心的问题,为“蜻蜓点水”式调研开出“务实药”。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才能推动调研决策与民意有效对接。在调查研究中,要敢问,还要多问,更要一问到底,在求“深”上“入木三分”;要保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热劲,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中,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和群众聊天、拉家常,引导群众说出“心里话”、讲出“真实情”。同时,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得到“真数据”“真依据”,获得人民群众的真想法,深挖根本“病灶”,谋划解决措施,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切”症结,驱散雾霾开出最有效的药方,为“以偏概全”式调研开出“对症药”调研的价值在于成果运用、成效转化。选调生要把调研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跳出问题看问题、跳出迷局破迷局,瞄准问题靶心,对照相关政策要求,精准制定措施,真正以实际行动答好“民生卷”。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选调生 王怡蓉)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