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扎根泥土、心系群众的优秀基层干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人,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徐利民生前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一生为国家奉献、一辈子扎根稻田的袁隆平院士一生践行的诺言。落入人民中间生根发芽开花,这是对所有基层干部最温暖的鼓励。
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扎根基层已经快满两年,自我标榜的话,也算半个“泥土干部”。近期逢北方旱情,又刷到网络上选调生的对比,愈感“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几千年恢弘壮丽的史诗,从未缺席过有志之士,也更离不开伟大的人民。唯有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迎难而上,敢于斗争,我们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承继遗志,带着信仰的“基因”,鲁中“种子”扎根到冀北。在老家门框上,挂着曾经红底烫金的“光荣之家”牌匾,如今,在岁月的洗礼下已渐渐褪色。这是身为解放军战士的爷爷留给我们的家风和骄傲。194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海军舰队后,爷爷曾连续几个月漂泊海上吃海草、扛战枪;身为班长,他艰苦朴素、不计小节,宁愿自己“穿小鞋”脚趾终身变形,也要把合脚鞋优先发给班里的其他青年战士;他一生深藏功与名,初心不改,获得过“四等功”却从未向组织“邀功”,用默默奉献的“种子心态”扎根人民之中,在余生发光发热。多年后,我承继爷爷的遗志,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选调生,选择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继续弘扬共产党人把热血和青春献给祖国的革命热情。两年来,我巡麦田、走农户、听民声,吃过村里“百家”的饭,刷过“幸福食堂”(老年食堂)的碗,听过老党员的谆谆教诲,颂过“七一”建党节的光辉岁月,讲过防汛应急的科学知识,量过被洪水浸泡过的危房。因为我始终记得,这些看起来太过平凡的小事,是真正的“国之大者”,是不应弃置的“微末”。
汲取养分,抽出进取的“新芽”,新手“种子”融入基层治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曾说,共产党人有种职业病,就是“自找苦吃”。“自找苦吃”意味着逃离“舒适区”,驶出“平流处”,意味着永远保持“犯其至难而图其致远”的精神,保有本领恐慌,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才能成长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两年里,我努力让自己成长为“多边形干部”,摆脱村民对自己研究生来基层就是“镀金”的刻板印象。从懵懵懂懂方言不通到土话一点就通,从只会写新闻评论到能写申请报告等公文,从只会照搬先进案例到能够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从社恐大学生到站上舞台与民同乐……村民们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新时代农民积极拥抱乐观健康、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见证了农民发挥主体性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村庄阡陌有序、稼穑井然、村净景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新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在书写。
经风见雨,稳住初心的“枝干”,青年“种子”经受住大灾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干部要“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2023年,我所在的涿州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一时间农田尽毁,百姓被困。涿州市迅速启动“五级包联”机制,即市级领导包县(市、区)、县级干部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全市干部奔赴防汛抢险、救灾重建一线,基层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组织转移、清淤消杀、核查统计、恢复重建。虽然我所驻的村未受灾,但我们积极动员村内党员组成志愿帮扶队伍,前往受灾较重的村庄开展清淤消杀工作。三伏天里,我志愿加入镇灾后统计队,前往受灾村挨家挨户核对受灾畜禽、作物、农房面积,连轴转了半个多月。今年汛期,我将依然坚守岗位,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践行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置的责任与使命,因为“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豆庄镇选调生 丁敏)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