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土”味十足、“特”色鲜明、“产”业兴盛的“土特产”,不仅饱含着浓浓的乡情,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各地要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串珠成链”放大产业“葡萄串效应”,真正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让广袤的乡村大地迸发出无限活力。
扎根乡土,深挖“土”的潜力,让田园生金。乡村之“土”,是脚下的厚土,承载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底蕴;是质朴的风土,孕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与人文气息。立足这片乡土,就要深挖土地潜力,唤醒沉睡资源。一方面,要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好土壤肥力,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丰收的摇篮。例如,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以其肥沃滋养出优质的五常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醇香,成为餐桌上的宠儿;赣南的红土地,富含稀土等矿物质,种出的脐橙色泽鲜艳、汁水饱满,畅销大江南北。另一方面,巧用乡土文化赋能,传统的农耕技艺、古老的乡村传说、特色的民居建筑,都能为“土特产”注入灵魂。例如,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将传统的扎染工艺融入服饰、家居用品制作,使“土布”变身时尚单品,附加值大幅提升,让游客在感受乡土风情的同时,心甘情愿为这些充满故事的“土特产”买单。
凸显特色,放大“特”的优势,以差异出彩。“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独特的地域造就独一无二的“特产”。各地要找准自身特色定位,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地理标志是“土特产”的身份证,阳澄湖大闸蟹,凭借“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显著特征和鲜美的口感,在蟹类市场独占鳌头,一提及便知产地,品牌效应显著。而技艺传承更是特色的保鲜剂,金华火腿历经千年传承,独特的腌制工艺、严苛的选材标准,使其风味醇厚、回味悠长,成为火腿界的翘楚。除此之外,顺应时代潮流、挖掘小众特色同样前景广阔。一些地方的“拇指西瓜”“彩虹玉米”等新奇农产品,凭借独特外观与口感,借助网络迅速走红,满足了消费者的尝鲜欲,开辟出特色农业新赛道。这启示着我们,产业振兴要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特色IP,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一条差异化、品牌化之路。
产业联动,催生“产”的效能,促融合升级。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单一的农产品难以形成气候,唯有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全产业链,方能释放“乘数效应”。在产业振兴中,种植、加工、销售环环相扣,从田间到舌尖,每一步都蕴含增值空间。例如,山东寿光从蔬菜种植起步,发展出庞大的蔬菜加工产业集群,脱水蔬菜、蔬菜罐头远销海外;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配套服务完备,让新鲜寿光蔬菜能在24小时内端上全国各地餐桌。新形势下,面对市场多元需求,我们要做足“产业+”文章,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乡村旅游、打造非遗传承工坊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土特产商店、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民宿、文创展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助力“土特产”多点开花,形成相互交织、协同发力的乡村产业“生态雨林”,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组织委员 张元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