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有应”让改革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声声有应”,以人民呼声为导向,以人民力量为支撑,以人民满意为追求,让改革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声声有应”倾听百姓心声,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事事掷地有声让改革举措“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就要求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的需求展开,将群众的呼声作为改革的第一信号。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看病难、看病贵”到“看好病、少花钱”,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我们的每一项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通过走背街小巷、入农家院、坐热炕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倾听他们的“心里话”“牢骚话”,真正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要善于从群众的“心心念念”中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将“心愿清单”变为“改革清单”,确保改革举措能够与民意接轨、与民愿同频,从而赢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

“声声有应”汇聚群众智慧,将难事办“易”、将易事办“优”,时时有序推进让改革进程“冒热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从上海的“一网通办”,到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再到江苏的“不见面审批”,这些“升级焕新”的改革举措都是人民智慧的生动彰显。“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历史和实践反复印证的道理。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越来越多,唯有充分依靠人民,才能让改革这艘“顶风船”开得稳、行得远。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当好“问策于民”的小学生,主动向群众请教,让沾土气、冒热气的“土方子”成为推动改革的“金钥匙”。

“声声有应”共享改革成果,把民生抓“牢”、把福祉谋“深”,处处造福群众让改革成效“聚人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让外来人口享受发展红利,到天津“智慧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让“养老”变“享老”,再到各地老旧小区“加梯梦”,让群众告别“爬楼时代”……改革“一子落”,群众“笑颜开”。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改革的聚光灯对准民生短板、薄弱地区、弱势群体,多推出一些“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改革项目,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人。同时,要构建改革成果共享的良性闭环,做到“边改革、边见效,边见效、边改革”,确保改革推进一步、民生进阶一层、幸福增添一分。

(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人民政府 曹怡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7939.html

(0)
世岛世岛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