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关键词:扎根 沉淀 蜕变

岁月的年轮悄悄转动, 每一圈都刻满了故事与成长。感叹韶华易逝,感慨岁月变迁,又是一年岁尾时。打开记忆的阀门,这一年的“影像”历历在目。那些在庄稼田地、农家小院、农企厂房挥汗如雨的剪影再现眼前,阵阵暖流涌入心田,这一年,我“闯”入了乡亲们的故事,而乡亲们也“装饰”了我的梦,总结2024年我的基层关键词——扎根、沉淀、蜕变。

关键词一:扎根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是多少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每当伫立于广袤原野,童年记忆总是一幕幕在心头闪现,虽然记忆中的“老黄牛”变成了“农耕机”,“稻草人”变成了“超声波驱鸟器”,“收割机的轰鸣”代替了人们挥舞镰刀时的“吆喝呐喊”,但新时代新气象,这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诗意”仍然需要我们坚守。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年,我不再是拈轻怕重的“白面书生”,我化身扎根于此的“庄稼大汉”,用“乡音俗语”“地道方言”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父老乡亲的“口头禅”,让“保护环境从生活点滴做起”变成人民群众的“顺口溜”,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变成本地农民的“下意识”,我把大家变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借力他们对本村地形的熟知,让他们带着我走入“深山老林”,把那些隐藏于群山环抱处的“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发掘出来,记录在册,为研发特色文旅线路不断扩建“素材库”,将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炊烟袅袅的人文风情串点成线,打造“诗意乡村”的浪漫之旅文旅项目,发动父老乡亲以“民宿”“农家乐”等形式成为文旅项目的“参与者”,在盘活文旅经济的同时,丰满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让“诗和远方”处处洋溢“喜悦之情”。

关键词二:沉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广袤乡村万千禀赋,不深入其中,难以解锁“乡土瑰宝”之钥。这一年,我与父老乡亲“谈天说地”,我帮助他们“纾解忧愁”,他们帮助我“加油打气”,满怀对他们的滚烫深情,我总想尽微薄之力,让这里的人们富足“钱袋”。村里的书屋是我的常访之地,每天清晨,我都要把从书屋借来的“方志典籍”仔细阅读,在深入了解村庄特色、发展脉络、物产特征、气候风情的基础上,找到乡村物产之“踪”,解决产业发展之“迹”,每当看到方志记载的特色物产,我都会求助老乡,带我入深山,寻觅它的踪迹,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空手而归,但有的时候,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孜孜不倦查阅方志记载,父老乡亲不辞辛劳陪我“上山入林”,有的群众还自愿贡献出自家闲置房屋,为土特产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阵地支持。这一年,我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面对面、心连心、手牵手”中不断“沉淀”,将自己对乡村瑰宝的调研笔记整理成产业规划方案,把乡土特产真正打造成可溯源、纯绿色、原生态的优势品牌,与人民群众携手不断探索“土货出山”新路,让不断涌现的“新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在“量变”推动“质变”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幸福成色”更足。

关键词三:蜕变

无论春秋还是冬夏,只要一脚踏进村里,就会收到老乡的热情问候,春天,他们会抓起一把种子,兴奋地跟我说,“今年得了好种,丰收在望”;夏天,他们会背起锄头,笑着对我说,“走,田间地头去唠唠嗑”;秋天,他们会开着收割机,喜悦地冲我喊,“丰收了”;冬天,他们会磨刀霍霍,真诚地邀请我,“来家里吃饭”。在村里的每一天,我都充满感动。在实践工作中,我将这份感动化作回馈桑梓的求索动力。人民群众有无穷智慧,是乡村振兴的“可用人才”,每次走访,我都有意外发现,有的老乡无师自通懂得各种水果嫁接技术,有的老乡心灵手巧手工家具做得很好,有的老乡还能做一些小发明,帮助家里人减轻家务负担……为了将“璞玉”雕琢成“器”,将村里的“能人”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我把通过与人民群众闲话家常得来的“人才信息”详细记录,组成“本土人才线上数据库”,结合村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各类人才“精准画像”,根据人才“画像”因材施教为他们研发“技术培训课程”,联动相关部门、高校以及扎根于乡村的“土专家”“田博士”,将现代农业发展应用技术和互联网应用、销售、推广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针对“乡土特产”的“电商销售”“直播推广”“技术升级”等问题为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系统,助力他们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成为怀揣“金刚钻”、敢揽“瓷器活”的“技术人才”。这一年,我与人民群众一起成长、蜕变,与人民群众一起朝着共同富裕的幸福路加速奔跑。

(山东省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塔东村党委书记助理王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6531.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12 月 6 日 下午2:11
下一篇 2024 年 12 月 6 日 下午2:39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