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指明了踔厉奋发、茁壮成长的方向。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将青春的路铺向了东海之滨的一座岛屿、一片村庄,就像一株新生的树苗,把根深深地扎进这片曾经哺育我长大的泥土地里,从乡村工作中学思践悟为民服务的方法技巧,行而不辍、日拱一卒,最终绽放出满园锦绣芳华。
扎根民俗地,在“一字一言”中打通方言“梗阻”,做到“口齿生花”。初入浙江省岱山县东沙镇泥峙村,坐在大厅窗口的工位上,来来往往是寻求帮助的村民:有的和邻居发生了口角矛盾,满腹委屈亟待倾吐;有的对养老金、“舟惠保”等政策变动不了解,细细追问每一笔钱的去向;还有的来办理证件,来要一沓报纸,想打开黑屏的老年机……村民们带着一口浓厚的“土音”,发音快而急,说到激动处往往手舞足蹈、容不得插话。对久居城镇的我来说,仿佛听着一门陌生的“新语言”。不适应是难免的,起初我只能求助于一旁的同事,在他们交谈时记下每个不懂的词句。然后,我模仿同事的口音、语调,尝试着加入日常闲聊。渐渐地,我可以和小区门口的保安大爷、出租车司机乃至每一个我能搭上话的本地人交流,用一口方言真正融入这片泥土地。“钝学累功,不妨精熟。”作为驻村工作者,要保持“入乡随俗”的心态,从过“语言关”开始,多问、多听、多学、多用,打通方言“梗阻”,才能做到“口齿生花”。
扎根人情地,在“一进一出”中搭建交心“树洞”,做到“脚底生花”。今年九月,多场台风接踵袭击岱山,抗台工作刻不容缓。在村党组织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相继走访了拷门大坝、海岬公园、江窑湖等关键地区和点位,实地勘察防汛防台工作落实情况;走进当地旅馆、店铺和村民家中,检查阳台屋顶置物、屋外搭架等问题,提醒村民“非必要不外出”;对于村内低洼地、危旧房居民和空巢老人,也尽力做好思想工作,争取他们支持配合转移,以确保一个不落下。四处走访的经历仿佛一场认知上的重塑,使我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观察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看到了“浙江抗台第一坝”的宏伟景观,看到了江窑湖的秀丽自然风光,也看到了市井长巷的袅袅炊烟,看到了为守护万家灯火而努力奔走的基层干部。要走进村民的心里,就必须先走进他们的家里。面对面、手挽手,聊着嘘寒问暖的“体己话”,把村民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真真切切地刻进心里、做在工作里,在行万里路、进百家门,以心交心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家人,才能做到“脚底生花”。
扎根奋斗地,在“一事一练”中汲取实干“养分”,做到“笔下生花”。为民服务并非一日之功,从大学的“象牙塔”到“基层门”,如何在千头万绪、千家万户的农村工作中担当起人民公仆的责任,我要学的还有很多。村党组织书记交给我一项重要的任务:负责社保方面的民生工作。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我仿佛摘下了学士帽,重新回到“蹉跎莫遣韶光老”的求学生涯,请教前辈同事,翻阅政策文件,展开了细致而深入的钻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把全部工作记在一本簿子上,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精确到每一步操作、每一个日期。基础养老金如何调整、城居保各项业务如何办结、医保缴费记录在哪里查……种种细节,我皆写在笔下,多思多想、常学常用,以确保能了然于胸、措置裕如。“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我们要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做好从“学士帽”到“草编帽”的定位转换,从学习中汲取为民谋福的经验智慧,在实践中淬炼恪勤匪懈的过硬作风,才能做到“笔下生花”。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委组织部李嘉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