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 一名“狗不咬”干部的心里话

云南省普洱市选调生 李昕灿“狗既然不咬你了,说明你驻村工作做到位了。”我的村书记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确实如此,狗向来咬生不咬熟,如果我们进村入户时,农户家的狗不但不对我们吼叫,反而摇尾巴贴近,那么说明我们的驻村工作已经做到了深入、细致,驻村已然“住”到百姓家中了。因此,作为驻村干部,做好驻村工作的关键,就要把“群众家的看门狗咬不咬”作为开展群众工作是否到位的衡量标尺。

“狗不咬”干部要双脚沾满泥土芬芳。部分驻村队员从大机关下来,始终迈不开双脚到田间地头,早已对听听汇报填填表格习以为常,习惯于从“材料”获取民情,亦或是来去匆匆,去群众家中谈几句客套话,“嘘寒问暖”谈一谈,拍完照片录完像就回办公室。此种驻村工作方式不但不会让“狗不叫”,反而只会让“狗更叫”。习近平总书记想起在梁家河的岁月总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工作不是浮在水面的“景区打卡”“蜻蜓点水”,而是要迈开步子、卷起袖口、沾染泥水,沉下身子。只有扭转“官老爷”心态,入乡随俗,经常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吃到一起、喝到一起,说到一起、干到一起,听听群众的“家长里短”,尝尝农家的“汤米油盐酱醋茶”,闻闻乡野的“农忙时节泥芬芳”,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摸清村情要素,把准群众所盼所想,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架起与老百姓之间的“同心桥”,真正让驻村“住”到百姓心坎上。

“狗不咬”干部要勤政务实敢于担当。部分党员干部将“下基层”“多岗位历练”当做“镀镀金”“增阅历”的渠道并乐此不疲。时间一长,只会败坏“驻村”队伍形象,更会给群众添堵式的“雪上加霜”。以这样的出发点去“驻村”只会是“狗猛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广大驻村干部当追求务实工作作风,将岗位之“根”牢牢扎进泥土,做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让愿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有信心,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砥砺初心使命、强化为民情怀、磨炼成长成才。“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面对新任务、新要求,要积极思考村级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和村民需求,协调推进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唯有把抓产业振兴落实作为“方向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助推器”,在应对重大斗争和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抬起头”,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危急关头“豁出生命”,才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乡村振兴“助村答卷”。

“狗不咬”干部要苦干实干返璞归真。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不高兴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驻村是否“助”出成效,群众最有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驻村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是去办实事解民困的,所以真正的“驻村”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从最困难的群众开始,从最矛盾的问题抓起,把群众口碑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初心,真正让为民服务“清单”项目化,让问题在基层发现、对策在前沿研究、难题在一线破解,纾解群众“痛点”、打通群众“堵点”、解决群众“难点”。唯有用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以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到目标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环环相扣、步步紧跟,一张蓝图绘到底,杜绝“华而不实”“冠冕堂皇”,也不搞浅尝辄止的“纸凤凰”,多深入基层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经得起“狗咬不咬”这个最朴素直观的考验,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成为百姓家中欢迎的“狗不咬”干部。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571.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