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澧县梦溪镇彭家厂村锻炼的日子转眼已过了一年有余,翻开工作记录本,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民情日记,不仅是在村发生的每一个温暖瞬间的记录,更是我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一路成长的见证。
2024年2月20日,星期二,阴
从闲话家常中感悟乡村温暖
春节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乡村的空气中仍弥漫着节日的气息。“陈伯!新年好!”春节假期结束复工的第三天,我和彭家厂村的乡村振兴专干一起踏上了走访慰问之路。我们的第一站,是脱贫户陈伯的家。陈伯家屋场干净整洁,屋门两边还挂着新对联,孙子在门口玩耍。陈伯与妻子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拉着我们坐在烤火桌旁聊家常,看到我们带来的米和油等慰问物资,陈伯感慨道:“谢谢你们啊,有党和政府时时想着我们,现在日子也越来越好了。”陈伯的女儿初八就离家务工去了,去年陈伯靠着宰牛肉赚了点钱,虽然不多,但足以给女儿减轻点负担,今年,他打算继续干下去,争取多赚点,让全家日子越来越红火。
与陈伯话家常,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共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决心。我领悟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带来物质上的帮助,更是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位村民的生活,帮助村民找到能致富的路子,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2024年4月23日,星期二,晴
从春耕生产中感悟乡村希望
我蹲在田埂上看着水稻田里插秧机往来穿梭,留下一簇簇绿色“标记”,田埂边电三轮敞篷车厢里水稻苗一捆捆堆成小山,等待插秧机时不时开到田埂边来补充秧苗。站在田埂边的叔叔利落地举起几捆秧苗放到插秧机上,插秧机的副手迅速接过秧苗,展开后稳稳地放到插秧机尾端的斜坡上,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默契而协调。“还有这最后7亩地,早稻就插完了,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旁边的部大伯说道,他的声音里满是自豪与期待。部大伯是村里的种田大户,流转了四五十亩地,全部靠插秧机播种,能省下不少人力和物力成本。我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仿佛已经能看到绿油油的秧苗长成一棵棵壮硕的水稻,结出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每一粒稻谷,都承载着农民的汗水和希望。
春耕,是乡村的缩影,是农民的坚守,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我越发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的“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性,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管理,现代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为农民们带来了便捷,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环保,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雨
从老党员的故事中感悟乡村奉献
已经断断续续下了一周雨了,汛情渐渐变得紧急起来,按照防汛值班表,下午轮到我和彭家厂村的党员汤伯在河湾堤上巡查防汛。汤伯今年78岁了,步伐依然稳健,我们一路沿着河堤巡查汛情,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地问他:“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事事冲在前面?”他说:“作为一个党员,就应该这样,我只觉得为大家做得还不够多。”深入了解后,我才知道,汤伯的家庭并不宽裕。汤伯的儿子今年五十多岁了,但由于智力方面患有残疾,行为如两岁孩童一般,至今靠汤伯照顾,而汤伯年纪大了,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彭家厂的村“两委”帮助汤伯为他儿子准备相关材料申请了五保(特困人员)供养。在照顾儿子之余,汤伯主动请缨担任邻长,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联系服务村民,常常在村里大小活动中帮忙,这次防汛值守也是冲在前几个报名的。
汤伯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和感恩,以及对人民的热爱与奉献。乡村的发展,正是因为有无数像汤伯一样投身基层一线、事事冲锋在前的党员在做着贡献。他们或许只是平凡人,但也在平凡中用自己的力量发光发热,在平凡中伟大着。
跃然纸上的一篇篇民情记录,不仅是在村发生的每一个故事的记录,也是我与村民越来越近的见证。是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瞬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村民沟通,让我懂得了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篇记录,都是我与彭家厂共同成长的印记。
(湖南省常德市2023届选调生、澧县梦溪镇彭家厂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廖思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