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大小真谛”让基层宣讲更有“三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指出:“你们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讲新时代上海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与人民群众的传播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是打通政策理论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基层宣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痛点”尚待解决,让宣讲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广大党员干部要感悟“大小真谛”,让基层宣讲更有温度、有力度、有热度。

以“小故事”引发“大共鸣”,增几件鲜活事例、减几分空洞说教,让基层宣讲更有温度。晦涩枯燥的理论说教难以引起群众的共鸣,唯有把理论巧妙地化作绘声绘色的故事、生动鲜活的案例,把高深的理论知识熬成群众爱喝的“心灵鸡汤”,才能让“说教”变为“说服”。用36年时间修渠引水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扎根西南山区的“校长妈妈”张桂梅,“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一件件伟大事迹便是最动人的证明。广大党员干部应将抽象概念的“大道理”转化为躬身为民的“小故事”,深入挖掘先进榜样、典型事例,用鲜活的“方言俚语”讲好故事,从而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

以“小阵地”释放“大能量”,添几抹互动色彩、去几笔单向传达,让基层宣讲更有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基层理论宣讲同样如此,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院坝等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宣讲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让宣讲活动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同时,要主动把话筒递给“民间讲解员”,邀请老党员、驻村干部、先进模范等“重要少数”带头讲,鼓励群众从“带着耳朵听”变为“主动上台说”,打造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的宣讲学习氛围。

以“小细节”透视“大民生”,融几分民生热度、少几缕陈词滥调,让基层宣讲更有热度。上海市的“老杨树宣讲汇”由退休老同志组成,他们紧跟时代脉搏,年复一年不断“上新”宣讲课程库,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宣讲内容。哪里有需要,“老杨树”们就把宣讲课堂搬到哪里,把党的理论送到哪里。今年,“老杨树”们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给新兴群体“快递小哥”上了一堂名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多拉快跑”》的生动一课。广大党员干部应学习“老杨树”式的宣讲精神,对群众需求进行精准把握与积极响应,根据群众的需求调整宣讲内容与形式,确保宣讲工作真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真正起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作用。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天坪村选调生刘丰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4779.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11 月 14 日 下午5:00
下一篇 2024 年 11 月 14 日 下午5:47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