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里话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时说道,“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新时代,我们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更上一台阶。

牢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营造和谐干群关系,筑牢基层治理之“基”。六尺巷典故中的大学士张英,秉持谦逊礼让的态度。在基层,邻里纠纷等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基层干部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要有“容言之耳”,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感受群众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忧,真正地从心灵上亲民、爱民,决策为民,从而增加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构建起和谐的干群关系。同时,党员干部要做好“带头人”,循循善诱,用好文化浸润,积极引导群众以“让他三尺又何妨”为榜样,学会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干群关系,自觉坚持群众路线,一直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强化公仆意识,积极打造倾听民意平台,深入体察民情,全方位多渠道与居民群众进行零距离沟通,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筑牢基层治理和谐根基。

力行“朱轓何事独来频,不为溪山只为民”的为民之举,做好矛盾纠纷调解,稳固基层治理之“要”。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往往是攻坚战、拉锯战,会影响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多数的矛盾和冲突常常源于人与人之间微小的意见未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然而,张英的做法告诉我们:理解与包容始终是化解矛盾的良方。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这样不仅能打开群众的心结,还能解开纠纷的事结。身处为民服务的第一线,基层干部要当好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由“坐等上门、被动调解”转变为“主动排查、主动解决”,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对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做好入户摸排走访,及时制定采取针对性预防和应对措施,严格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只有从点滴小事做起,于细微之处入手,以钉钉子精神回应好群众诉求,才能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恪守“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之责,强化治理能力提升,夯实基层治理之“本”。新形势下,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复杂化,若本领缺失、心中没底,就会无从下手、进退无据,在群众面前露怯、在基层事务上栽跟头。因此,广大基层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强化政策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学习,提升开展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争当“多面手”,练就“真本事”。针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化等实际情况,善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结合。要善于调用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的同时,善于因势利导,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党的理论、政策来教育、引导群众,最大限度聚民心、聚合力、解问题、优服务。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委组织部李剑沙东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4322.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11 月 6 日 上午12:51
下一篇 2024 年 11 月 6 日 下午7:00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