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各级党组织需秉持“爱才惜才”之心,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人才工作,通过创新引才机制、优化育才环境、强化留才措施,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的人才引育留体系,打造一支既懂农业又爱农村、既善经营又懂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共同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人才长卷”。
把握“广”与“专”的兼顾,精准“引”布好“全局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要吸引和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如同在棋盘上精准布局,每一子都需深思熟虑。既要放眼“广”,面向全社会广泛招贤纳士,不拘一格引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又要聚焦“专”,针对乡村特色产业、农业科技、乡村治理等领域,精准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组织需转变引才观念,创新引才方式,既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引领作用,也不忽视“土专家”“田秀才”的实用价值,在兼顾广度与深度的同时,将人才工作置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精心绘制人才图谱,精准施策,量身打造引才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环境优化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形成人才汇聚、智慧涌流的良好局面。
把握“知”与“行”的融合,悉心“育”下好“基础棋”。育才之道,在于因地制宜、细致入微,确保人才之“种”深植乡土、茁壮发育。要注重“知”与“行”的融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在实干中成才。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类型多样,既有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也有服务型、经营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施策。各地党组织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人才成长路径与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实现精准滴灌。同时,要加强实践锻炼,鼓励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农村实际,掌握农业技能,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设立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一条完整的人才培育链,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把握“留”与“流”的平衡,诚心“用”走好“长远棋”。人才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要平衡好“留”与“流”的关系,既要留住本土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又要促进人才流动,让人才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各地党组织应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待遇,让人才在乡村有归属感、成就感。同时,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让人才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此外,还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打破地域、行业壁垒,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向农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聚,通过建立人才数据库、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举办人才招聘会等方式,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让“千里良驹”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竞相驰骋,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人民政府 陈慕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