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六尺巷的风”吹拂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承载着我国古人的智慧,也传递着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让“六尺巷的风”吹遍基层,实现“三治”融合,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吹拂“礼让之风”,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民本理念夯实基层“自治之基”,践行“矛盾不上交”。“六尺巷”故事中,张英自觉自愿的谦逊礼让,与基层治理中的自治理念不谋而合。“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基层治理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也最有发言权,通过完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引导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五大环节”中,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鼓励群众创新自治方式,推动村民推选网格员、小组长,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建立邻里互助会,推动“邻事邻议”“邻事邻办”“邻事邻管”,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培育“礼让之风”,推动“大化小、小化了”,践行“矛盾不上交”。

吹拂“和睦之风”,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价值导向筑牢基层“德治之魂”,践行“平安不出事”。“六尺巷”所体现的谦逊礼让、宽容和睦,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在基层治理中,德治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树立道德标杆,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以德化人、以德议事、以德为范,注重发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以道德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化解矛盾纠纷。德治作为法治和自治的重要补充,其根基深深植于悠久历史的乡土文明之中,要在基层治理中引领继承和发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增强群众的道德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道德教化,践行“平安不出事”,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吹拂“法治之风”,以“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的深刻启示强化基层“法治之纲”,践行“服务不缺位”。“六尺巷”的故事虽以礼让为美,但也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在基层治理中,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法者,治之端也”,要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开展法治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使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化基层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将执法“温度”和“力度”相结合,提升执法公信力,维护法律的权威,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确保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效预防矛盾的升级和激化,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践行“服务不缺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贵州省2021年定向选调生金沙县岩孔街道青风村支书助理徐景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3693.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10 月 30 日 上午12:28
下一篇 2024 年 10 月 30 日 下午7:03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