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给全体师生回信时,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为了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的愿景,要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作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用好“三个锦囊”,敢于乘风破浪,逐梦深蓝,向海图强。
以“教育”锦囊为切入点,在“浩渺不息”的前行中筑牢“海洋”之“基”,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实现“厚积薄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无论是中国海洋大学的“超算大科学装置群”、哈工大的“AI+先进技术领军”还是西工大的“光动无人机”,亦或是“中科大-蔚来智能电动汽车联合实验室”,这些项目都锚定国际尖端和最前沿科研方向,立足国家需求,提供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学校和科研教育部门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产业链培训成熟的工人,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利用教育机制为社会赋能,让先进教育理念照亮奔赴“海洋强国”前行路,厚积薄发,为国育人筑栋梁。
以“科技”锦囊为着力点,在“劈风斩浪”的征程中铸就“深海”之“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实现“日新月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日行千里”的高铁、“鬼斧天工”的桥梁、“飞跃苍穹”的火箭、“科技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自由翱翔”的无人机等,无一不展示着中国科技的智慧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洞悉科技进步大方向,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持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和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创新体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在此基础上,鼓励广大师生发扬“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以科技之“矛”,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劈风斩浪,挺起“蓝色脊梁”,敢做“海洋强国”攻坚的时代“弄潮儿”。
以“人才”锦囊为关键点,在“海纳百川”的环境中构建“远洋”之“核”,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实现“允公允能”。“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千秋伟业,人才为先。” 人才是建设现代强国的核心资源,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广东“珠江人才”、天津“海河英才”、深圳“孔雀计划”等都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专家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突出人才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畅通“引进来”的道路,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汇聚天下英才,共襄盛举,助力国家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的伟大愿景。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组织部刘青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