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党员教育是党员队伍素养提升、党性磨砺、能力增强及党组织生机焕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党员干部拾级而上,赋能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基层党组织要想写实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命题文章”,就要用好“革命文物”活教材,引导他们重温“来时路”、常照“党史镜”、乐享“专属味”,确保党员教育“又红又专”。
答好“供”与“需”连线题,“革命文物+红色阵地”整合“优秀师资”,定制“专解渴”套餐把理论讲在“日常”。“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在党员教育中,活用“革命文物”这本“活教材”,能够让“革命文物”历经时代发展发挥崭新价值。要想打开革命文物这座“红色宝库”,基层党组织要以身边的红色博物馆、廉政教育文化馆、英雄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为“阵地”,通过“革命文物+理论”的模式多元整合师资,既让党校具有丰富理论课程授课经验的“专职导师”走上党员教育的“三尺讲台”,又让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兼职导师”融入党员教育的“团队之中”,在“专”与“兼”的融合中,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并行的教学思路,实现历史与现实双向互动,不断升级现有的党员教育“课程体系”,研发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员教育“示范课程”,让农村党员干部“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深”,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用党的创新理论中蕴藏的思维逻辑和丰富内涵淬炼党性深耕“基层花海”,真正把“思想站位”转化为“职责定位”,赋能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答好“史”与“实”应用题,“革命文物+红色游学”丰富“授课模式”,定制“专补钙”套餐把创新抓在“平常”。“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接受方式,聚焦农村党员干部日新月异的接受需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的“授课模式”,寻求“最优路径”上好“滴灌新课”,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在“动静相宜”中带着在传统讲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以“革命文物+红色游学”的方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拉家常式”的讲述方式,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在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幕幕红色场景之中产生“沉浸式”学习体验,让理论知识在火热的“红色场景”中得到升华和共鸣,不断拉近农村党员干部与革命历史之间的距离,真正将“历史”嵌入“现实”,让历史的“脉络逻辑”和“厚重情感”融入现实发展之中,助力农村党员干部在党员教育中找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三个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中找到群众所向往的“方向”和“方法”,在服务群众的“远征”中,主动将所学的知识主动转化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实践动力。
答好“知”与“行”融合题,“革命文物+数字科技”提速“成果转化”,定制“专应用”套餐把实践融在“经常”。“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员教育如果仅仅停留于“书本之上”,就会被“束之高阁”,只有不断拓展党员教育“场景”,将“延长线”拉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庄稼庭院,才能助力农村党员干部“学以致用”。基层党组织要借“5G、VR”等创新科技,以“云直播”的方式将革命文物“搬”入农村党员干部的“劳作场景”“生活情境”,用“科技创新”助力党员教育在广袤基层“落地生花”,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与担当,赓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在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推动党员教育成果沿着人民群众向往的“诗和远方”不断转化,用脚踏实地的“矢志奉献”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人民政府陈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