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鲁南第一高峰翼云山下,田间一垄垄青翠欲滴的地瓜秧正茁壮成长,宛如铺在地面上的绿色绸缎;一簇簇饱满多汁的蓝莓、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处处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如何摆脱山区村庄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区域资源,推动村庄寻求新的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积极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不断优化体制机制,以村党组织联建为媒介,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村流动、向薄弱村倾斜,逐步形成了以组织融合引领治理融合、产业融合、发展融合的和美乡村建设新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跨村联建”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导致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徐庄镇安上村党支部书记张令帅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城里跑了,村里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幼人群,想干点大事都凑不齐人。”
山亭区全区10个镇街共有261个行政村,其中,常住人口500人以下的村有71个、占27.2%,500~1000人的村有141个、占54.0%。村多、村小、村散、村集体经济薄弱,各类资源和生产生活要素零散、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山亭区冯卯镇党委书记认为,影响村庄均衡发展的主因有三个:一是人口结构失衡。一些偏远村落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级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本需求。二是基础条件各异。一些村庄受生态环境、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等影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少,仅靠自身力量引进社会资本十分困难,村庄经济发展缓慢。三是产业层次不同。近年来,一些村庄凭借自身优势,或借助第一书记帮扶支持,成功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的增收致富。但仍有不少村庄依然处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的困境之中。
“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山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介绍,山亭区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按照“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思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不增加管理层级的前提下,以党建引领为牵引,探索实施“跨村联建”,聚力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和抱团发展,通过优选1个领建村,串联3~7个产业、地域相近村,在10个镇街成立了55个片区联合党委,覆盖全区261个行政村,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聚力产业兴旺,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径
山亭区作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其优势在生态,特色在农业。目前,全区火樱桃、花椒、核桃、板栗、桃等特色林果基地达55万亩,杂粮基地20余万亩。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地处北纬35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地形多为山地丘陵,成土母质多为红页岩沙质土壤,非常适宜地瓜种植,还是中国地瓜枣主要产区之一。过去,由于地瓜品种更新跟不上,加工工艺落后、品牌知名度较低等原因,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
为做大做强地瓜全产业链条,徐庄镇藤花峪片区联合党委通过推广“济薯”“烟薯”系列新品种,引进加工新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有机种植方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线上线下同时运作,持续擦亮了“山亭地瓜枣”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名片”。
在位于徐庄镇皓志甘薯大健康食品项目加工车间里,本地出产的甘薯经由挑选、蒸煮、发酵、烘干等工序,被加工成一袋袋精致的地瓜枣,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项目采用“共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保价收购,带动周边农民广泛种植新品种甘薯,有效推动了地瓜枣产业的发展。
藤花峪村青年人才、哈工大硕士高安勤看到家乡地瓜产业的快速崛起,便回乡创办了“伴山居”青创农场,将203块碎田整理成103亩农田,主要种植销售优质脱毒甘薯苗,年可培育哈密冰糖、澳洲紫白等新品薯苗200万株,带动周边村60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
藤花峪片区联合党委顺势建成了全市首个设在乡村、服务乡村振兴的“榴枣归乡”驿站,共盘活利用9处闲置宅基地,建成青创小院、共富工坊等一批青创系列公共服务设施。驿站以“党建引领、政府搭台、抱团创业、富民增收”为主题,招引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百味山亭等8家企业先后在此建设项目,已吸引创业团队16个,回引乡村人才52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00余万元,形成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水泉镇棠棣峪片区联合党委通过盘活各村庄优势资源,推动优势互补、资源互惠、共赢发展,注册火樱桃“棠棣峪”商标,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建设棠棣峪农村电商产业园,引导在外青年人才回乡创业,2023年实现网上交易额达1.6亿元,带动4个村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桑村镇辛庄片区联合党委以领建村辛庄村的艾草产业为主导产业,整合马厂村、柴林村、蒋沟村闲置土地资源,串点连线,提质扩面,深化“艾草加工+产品销售+直播带货+文化研学”的艾草产业链,形成联建村“一盘棋”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北庄镇半湖片区联合党委深度挖掘“洪门葡萄”品牌内涵,培育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40多个品种,建设葡萄采摘园300多处,通过举办葡萄采摘节等方式,成功打造片区联合党委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务后、北庄、三道峪等村种植“洪门葡萄”1000多亩;
……
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有了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农民增收才有奔头。山亭区通过实施“跨村联建”政策,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搭建共富平台,目前由片区联合党委带动发展的产业项目已达到44个,成立共富公司14家、联合社10个,培育致富带头人221名。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60个,增收92万元,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435.3万元。
扮靓和美乡村,展现美好幸福新生活
漫步山亭乡村,干净整洁的入户道路、绿意盎然的树木花草和布局合理的文化广场尽收眼底;踏入农家宅院,房前屋后清洁整齐,花园菜圃葱葱郁郁,农具杂物摆放有序……近年来,山亭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层治理、文化村庄建设等工作多方联动,不断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举措。山亭区坚持在乡村内涵和外延上“精耕细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公交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镇街之间二级路连接等工程项目实现全覆盖,今年新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4个,近80%的村达到市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标准,乡村环境从“一时美”向“时时美”成功转变,共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精品片区9处。
山亭区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投资12.8亿元顺利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大厂小站、高池细管”山亭供水模式在全省推广;深入实施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按照“五有三提升”要求,新建、改造样板村卫生室30个;新改建“四好农村路”636公里、美丽农村路108公里,被授予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区……
山亭区把“跨村联建”模式“联”的思维融入基层治理中,推动村级事务联管、社会治安联抓、矛盾纠纷联治、乡风文明联育、应急抢险联动。将片区党委与网格化治理工作紧密结合,着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组建261支“乡村振兴党旗红”志愿服务队,组织10153名农村党员联系服务4036户群众,实现党员身边有群众、群众有事找党员,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76件次,化解水源、林地等跨区域历史遗留问题48个。
美丽乡村,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山亭区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作用,深入挖掘生态、红色、民族、民俗、诚信等文化元素,坚持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守正创新,重点建设了一批富有鲁南特色的文化村庄。比如,以历史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人文故里西集镇伏里村;以民族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团结交融徐庄镇米山顶村;以生态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农文旅融合冯卯镇独孤城村……坚持文以铸魂、文以惠民,广泛开展“村戏”“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5900余场次,举办特色节会94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切实增强文化自信,让“不墨山亭,幸福小城”的底色更靓、成色更足。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委宣传部宋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