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把脉、开方”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基层治理实现“提质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协同、多方共同治理。细致“问诊”、精准“把脉”、科学“开方”,方能逐步松绑束缚基层的绳索,激发基层活力,促使基层干部在新时代征程中轻装上阵、步履坚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为强劲的力量。

细致“问诊”,以问题为切入点,力促基层工作负担“减下来”。基层治理负担沉重,缘由错综复杂。文山会海、督查考核、工作留痕等事务,耗费了基层干部时间和精力。再者,部分岗位职责不清,权责模糊,导致基层干部“眉毛胡子一把抓”。真正为基层减负,需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想。领导干部亲赴一线,要深入基层“探”实情,进行细致入微调研,追本溯源,坚决整治“走过场、轻实效”“看表面、略实质”的陈规陋习,仔细甄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力求问题剖析深刻透彻、对策制定精准无误、解决措施切实可行。要俯身倾听“基层心声”,准确把握“减什么、怎么减、谁来主导减”的关键要点,确保减负措施直戳痛点,让基层工作负担真正“减下来”,让基层干部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服务群众、解决民生的实际工作当中,真正让减负成果惠及民众。

精准“把脉”,以需求为着力点,助推基层工作效率“提上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需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在保持高站位的同时,要瞄准问题“靶心”,确保分析研究出的对策深入“肌理”。一方面,需严加整治,根治多头重复填表、数据堆砌、材料泛滥的顽疾,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报表审核与无尽的签字循环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实现数字赋能,打破信息孤岛,构建一体化的通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一源采集、多方利用、全域流通”,让基层干部不再“望数生畏”,使技术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赋能”而非“负能”。让基层干部提升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基层治理质的飞跃。

科学“开方”,以制度为支撑点,确保基层减负成效“可持续”。基层善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它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要保证基层治理成效“可持续”,就必须科学“开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议、文件、督查考核等工作。严格把控会议数量与规模,提升会议质量与效率。精简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现象。优化督查考核方式,注重工作实效。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基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基层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基层共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天津市宁河区选调生宁河镇四村党总支委员徐泽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0817.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27 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4 年 9 月 27 日 下午10:39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