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岁流转,风物更迭。距离初见“沙龙王”已有一年光景。沙龙王村,东临黄海之滨,滨海大道宛如一道绿色的丝带镶嵌在村东头松林与海之间,龙王庙坐落在村东头的海里,与海相伴。这一年,我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了解到村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村风民风、基层党建等情况,实现了从“象牙塔”到“乡土地”、从“懵懂无知”到“独当一面”、从“村里的外人”到“村里的一分子”的转变。
从“谋局”到“落子”,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道”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清楚地记得,2024年4月,村书记说:“经过与北京相关公司的多次洽谈及实地考察,最终达成在沙龙王村打造乡村研学写生基地的协议。”这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好事,给我和村“两委”提供优化产业结构思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连串问号:如何将儿童研学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互促互动?又该组织儿童学什么……我们深知绝不能把“一串问号”做成“没有目标的省略号”!秉持着“看准了就抓紧干”的态度,我们各方取经、问计问需,立足村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底蕴,打造农场小作坊、儿童宿舍、青禾餐厅等场地,精细化研磨“红色印记+科技创新+乡村生活+村官体验”这一富有胶东特色的课程体系。一幕幕历历在目的场景,见证着村干部们用“金点子+脚板子”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上走出的“新路子”,亦将乡土文化“种”进了百余名研学儿童的心间。
从“一盏灯”到“千户万灯”,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中秋将至,村合作社也迎来了月饼生产销售的高峰期。为应对市场需求,缓解车间人力紧张状况,村书记主动靠前,深入生产一线,协助做好月饼盒组装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干事激情高涨,纷纷投入到这场充满节日氛围的生产热潮中。在沙龙王村,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为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村庄运行以“信用积分管理”为核心的“六大工作机制”,将管理合作社试验田、服务运营“幸福食堂”等村级事务作为志愿服务对外发布,村民主动认领赚取积分、兑换商品。正是这一“法宝”,将乡村治理从“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实现了志愿服务从“一盏灯”到“千户万灯”的转变。凝聚乡贤力量,铺就有温度、有亮度的乡情路,让这方村庄渐渐成为邻里互助的港湾。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驻进百姓“心窝窝”
脚上的泥多了,离群众的心就近了。驻村一年来,我协助村“两委”筹办纳凉晚会,为村民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才艺的平台;针对路口无花果占道经营问题,对路边交易的果农们一一劝导,告知他们占道经营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引导并帮助果农将摊位搬到便民服务摊点集中进行交易;深入村民家中,开展反传销宣传,向他们介绍传销的类型、危害性,普及鉴别防范传销的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一桩桩、一件件,我在家长里短、生活琐事中,逐渐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也渐渐明白“驻村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俯下身、沉下心、踩实地、迎难上,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办好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事”,用实际行动诠释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姜竹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