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党员干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砥柱中流”,改革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对干部的有效激励也要跟进一步。新征程上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以有力举措引导党员干部争当改革发展的实干家、行动派,不断激活改革事业“一池春水”。
提高“严值”强化惩戒“力度”,以严管严治增强纪律约束威力。改革创新“关键在人”,人才是实现改革目标任务的宝贵战略资源。“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要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才能使干部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反之,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被腐蚀、“围猎”的风险,对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可能导致掌握权力的干部成为“脱缰的野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管长远必须依靠制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坚持责任全链条、管理全周期、对象全覆盖,加大事前和事中监督的力度,让干部切实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纪律就在眼前。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督促干部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始终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涉嫌犯罪的腐败分子,以反面典型“活教材”强化警示震慑,高悬纪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政治生态。
提增“暖值”彰显厚爱“温度”,以关爱保护激发干部内生动力。改革创新总是有风险的,不闯不试、瞻前顾后,只会流于平庸、落于人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敢于闯新路,实事求是。好干部是严格管理监督出来的,也是在组织的真诚关爱中成长起来的。正所谓“从内到外是动力、由外向内是压力”,干部的内生动力比外界约束力更能产生干事创业的动能。改革创新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不能期待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必须以有“温度”的厚爱激励干部积极主动、奋发有为,敢于“上陡坡”“涉险滩”“入深水”,始终“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一方面,要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受到不实反映的党员干部及时开展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另一方面,要持续在教育培养、政治关爱、人文关怀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做到知人善任、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让干部轻装上阵,更加专注于深耕其特长,充分激发干部在改革中一展抱负、彰显价值的斗志豪情。
提升“准值”把准问责“尺度”,以严管厚爱凝聚改革强大合力。严管是基调,厚爱是底色。严管不是要把干部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厚爱不是溺爱、激励不是纵容,绝不能把关心关爱当作容错免责的“保护伞”。立足改革事业发展需要,唯有坚持辩证思维,准确把握好严管和厚爱的“尺度”,才能确保从严管理出改革创新的“战斗力”、真诚关爱出改革创新的凝聚力。首先要打准问责的“板子”,要聚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把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纳入开展监督执纪工作重点,持续加大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监督治理力度,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有效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落实问责各环节程序,严把性质认定关、责任划分关、量纪尺度关,以精准追责问责倒逼履责、推动尽责。其次要量准容错的“尺子”,建立问责调查和容错纠错评估同步启动机制,依规依纪依法容错纠错,注重容纠并举,激励“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劲,从“有错”向“有为”转变,真正把广大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群众、干事创业上,敢闯敢试敢担当,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改革各项工作。
,云南省普洱市纪委监委龚静周廉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