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选调生 孙金瑛
力避“束之高阁”的虚浮气,切记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乡土气息”,切忌“形式”浮于表面。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五千年沧海桑田依旧历久弥新,是因为它始终以一种看得懂、能领会、可参与的“接地气”形象活在人民心间。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叩击人民心灵,要附民声、合民意、得民心。不可曲高和寡、脱离群众;更不能高谈阔论,触不可及。要坚持“虚功实做”,以实炼虚,虚实结合。在工作定位上要在“实际、实用、实效”上下功夫,不搞“花架子”,不流于形式。在推动工作的“落实”与“落地”方面,要切实增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使命感“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责任感,聚焦重点难点,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要牢固树立“内容为王”思维,建立百姓喜爱的新媒体矩阵,利用好互联网热度、大数据精准画像技术,运用新媒体宣传,以更多样的角度和更宽阔的维度,探索“云优势”、发挥“云特质”、释放“云魅力”,让科技手段的应用成为思想文化宣传的新引擎,形成“破圈”之势,给予群众“互动”的空间,满足群众“对话”的热情。
走出“因循守旧”的老套路,切记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活力气息”,切忌“内容”毫无新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优化内容输出,让思想宣传文化工作也呈现出更多、更新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以综艺的形式展现先贤的智慧,还是舞蹈节目《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的爆火“出圈”,都掀起了现代人民文化共鸣的热潮,均是以文化传承为支点,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优质的作品内容,深刻展现了文化创新的“新魅力”,进而激发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姿态、新风采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厚古薄今,还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包容理念兼收并蓄,以“因地制宜”的实际方法推陈出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发展中传递中国声音,在创新中展现中国魅力。
破解“单口相声”的冷场面,切记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烟火气息”,切忌“成效”华而不实。《易经》里有句话,“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想干出事业感,“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上眼睛做宣传”不可取。事实证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就必须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不能宣讲和群众语言“相背离”,不能内容与群众生活“两张皮”,要给群众留一把椅子,让群众语言真正展示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各种场合讲话中经常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这些语言都是群众语言,能真正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少点“官气”、多接“地气”,主动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察民情、顺民心、办民事,把文化的“深含义”转化为群众喜欢听的“短故事”,将传统“我说你听”转化成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有问有答”,让人民群众看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