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出“细活” 让基层“车”“马”相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近年来,由于事多人少、责大权小、重形轻效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基层负担越来越重,“小马拉大车”现象比较突出。如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为改革发展路上的重要问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厘清基层职责、建立长效机制,让“车”更轻、让“马”更壮,努力做到“车”“马”相适,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加强源头治理,列好“职责清晰、边界明确”的事项清单,让“车”更轻。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在基层汇聚。乡村振兴、秸秆禁烧、信访、禁渔禁捕、平安建设……基层干部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锤炼品格、收获成长。可偏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作祟,频繁迎检、过度留痕、“千分制”考核等问题层出不穷,叠加基层条块交织,权责难以厘清,既卸了干部谋事创业的“心力”,还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基层这辆“车”难免负重前行。基层编制少、任务重是客观事实,轻装上阵要重点关注“权”于“责”,挂了摘、摘了又挂的“牌子”背后,是基层权责不清和上级有关部门任务转嫁的生动写照,要耐心梳理基层中心工作,规范乡镇(街道)权责事项,哪些是履职事项?哪些是协助办理?仔细清理压在基层许久却摆错位置的“石头”,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让基层干部真正做到明明白白履职,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以“轻”车走稳基层“熟”路。

跟紧制度建设,健全“增强约束、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让“马”更壮。“病有千状,药有万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想找到一个万能方子立刻“药”到“根”除不现实。实践中,群众反映的老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新问题又在发展中产生。越往纵深推进,越需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只有细化要求、建章立制、久久为功,才能在发展中实现为基层真减负。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明确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干部是拉动基层这辆“马车”前行的主要动力,要从发文、办会、示范创建、调研等方面入手,以量的刚性约束,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将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广大基层干部朝着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心工作推进的堵点痛点前进。要提供更多“草料”,打开向前向上向好的成长空间,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形成正向激励,让“千里马”食饱、力足,才美外现。

“车”“马”相适,方能行稳致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是打“运动战”,而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把“松绑、减负、赋能”有机统一,慢工出细活,才能让基层适应好、能接住。我们应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的新“变种”,防止问题“反弹”。一方面,自上而下理清责权,让基层干部拉的“车”更轻了,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依然要放心上,责任感更要扛在肩上;另一方面,建章立制,资源资金、管理权限、人财物等向基层一线倾斜,让挺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马”更壮了,更要科学规范管理,严禁出现侵犯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广大基层干部要永葆敢闯敢干的品质,力戒长期待在办公室里导致思想和行为“虚胖”,从文山会海、考核迎检中走出来后,主动走向田间地头,解放思想、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桃溪镇枣林村选调生翟超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6481.html

(1)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8 月 15 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15 日 下午3:35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