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日落乡野,转眼我在选调之路上已行走两度春秋。从城市到乡村,从学生干部到党员干部,这一路走来,身份在变、身边的环境在变,但初心未变、信念未变、激情犹在。两年驻村时光,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迁徙,更是心灵上的一场深度旅行,每一天都像是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也满载着收获与成长。
卸下踌躇不前的“畏惧”,装一份“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的进取。初到麻旺,茫然、畏惧占据内心,到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吉安村,环境的变化和未知的挑战让我心生恐惧,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听不太懂”却“声声入耳”的群众诉求让我辗转反侧。带着“我要做什么、我该做什么”的疑问,我脱下心头的“长衫”,深入群众,走进百姓家中,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了解群众生活,感受群众疾苦,在他们热情洋溢的笑容和真挚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信任与期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带着“我要怎么做”的困惑,我主动向身边学,工作也不再胆怯,在一次次反诈宣讲中,我用生动的案例为村里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财产安全屏障;在精神文明创建中,从清理垃圾到美化环境,从宣传文明礼仪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整洁美丽的环境。
卸下事不关己的“安逸”,装一份“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的情怀。我自麻旺而出,也自当回归乡里,以“积极向上”的内核,服务好这一片土地。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参谋和助手,我协助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融入群众,脚沾基层“泥土”、下接民情“地线”,把群众的“问题清单”收集好,把群众的呼声听清楚、建议记心中,把准“干事方向”、提升“服务成效”,用两年时间去走访了解全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情况,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我不仅融入了村委干部队伍中,也走进了村民的生活中,走入了他们心中,我不再是坐在教室中高谈阔论的“理论家”,不再是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天之骄子”,从旁观者到建设者、参与者,我成了群众口中的“小杨”。
卸下急功近利的“浮躁”,装一份“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坚定。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世俗所染,不为名利所累,我如同田野中的一颗种子,深深扎根于乡村的土壤中,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两年来,我学会了先做“学生”后做“先生”,洗去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傲气,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农民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坚持勤学、多问、善思,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合格先生”、能破解难题的“行家里手”作为最终目标。我做到了先“扎根”后“生根”,不断沉淀全身心投入的坚定,村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走过的痕迹,防汛抗旱、应急值班、森林防火、耕地补足每一项工作都有我的身影,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我真真切切地认识到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誓言、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我也将继续在乡村的大舞台中不断砥砺品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从乡村走向城市,求学几载,从城市回归乡村,静候花开。回头望去,一切似乎未变,又似乎都在变化,兜兜转转中自己不断成长,更加明白了心中所想,也有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谦虚好学、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拜人民为师,向前辈们学习,继续在基层的大舞台上不断成长。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麻旺镇选调生 杨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