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一大热词。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撬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支点、新引擎,代表着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性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上好“理论先导”“素质拓展”和“政绩观念”三堂课,锻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化”干部。
上一堂深刻高远的“理论先导”课,塑造“与时俱进,勤学钻研”的“新质化”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准确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才能在行动上有方向、有自觉、下真功。党员干部“新质化”,要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创新性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中国经济环境的角度与全球竞争态势的高度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以思想认识的深化推动生产力变革、经济发展质量变革。要克服畏难情绪,坚持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的原则,潜心钻研新领域、新知识,常抓不懈、日积月累,改变不求甚解的心态,切实通过理论学习,推动思维方式革新,使其更加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让干部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展现作为。
上一堂前沿高质的“素质拓展”课,锤炼“专业过硬,善于创新”的“新质化”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对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破除因循守旧、消极等待思想,顺应战鼓催征、百舸争流的大势,勇于突破路径依赖,同陈规陋习和过时思想作斗争,积极担当作为。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发挥思维活跃、吸收能力强的优势,争分夺秒加快知识更新,深入钻研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基本常识、观点的学习,成为既懂政策理论,也懂技术科学的“复合型”干部。要深入实践,把改革发展“主战场”作为能力提升“主课堂”,在工作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上好专业能力“提升课”,达到以学促用,以用促学的效果,有效克服本领恐慌。同时要加快知识转化和成果产出,使自身真正具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本领。
上一堂防止偏向的“政绩观念”课,弘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质化”作风。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道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为政智慧,传递出务实的政绩观。党员干部要摆脱“浮躁心态”,杜绝“短期行为”,必须深刻认识到,完成中心任务、大项任务是政绩,为长远工程“打底铺路”也是政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有不少创新项目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强,党员干部要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确保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地在开展政绩考核的时候,要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促进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对待党员干部在创新改革中的偏差失误,依法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为敢担当敢创新者“撑起腰”,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成效。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委组织部选调生 李尚芝)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