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二三事”

春天,万物生长,一起去看人间草木……这里是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镇前进村,一个距离县城20公里,被镶嵌在大山中间的一个小村庄。一眨眼,我在这里已经驻村一年了,也找到了自己人生出彩的舞台。

用“脚上沾泥”丈量好“村情民意”。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没有一双“沾泥脚”,哪能敲开“万户门”。记得初到村上时,村支书就说:“在农村工作要学会吃‘哑巴亏’‘闭门羹’,受气不要紧,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前进村的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到处都有我走过的身影。为尽快进入角色,我用1个月的时间遍访全村5个村民小组567户人家,带头做到群众生病住院必访、生育必访、红白喜事必访、生活困难必访、家庭不和睦必访等“五必访”,收集到村民对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发展思路100余条。我顶着烈日,穿梭在一行行地埂里,拿着笔记本仔细查看记录实验田里的秧苗近况;夜里突如其来的暴雨,顶着雷电交加,挨家挨户通知抗洪抢险……我在摸爬滚打中嗅到了“泥土香”。这也让我明白,只有沉下心、俯下身,把村民们急难愁盼的点滴“小事”当作担当尽责的“大事”来做,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

用“方法创新”破解好“发展难题”。过去的前进村和其他大多数村一样,劳动力不断外流、土地撂荒严重、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发展什么产业,如何控成本、保质量、提产量、稳价格、促销路、扩品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是摆在面上的现实问题。为此,我积极外出学习先进方法、创新经验,围绕高粱等产业“如何播种、如何管理”“种出后如何能卖个好价钱”“如何能起到带动示范效应”等问题,多次协商讨论,最终决定发动群众去干,不如村“两委”带头去干。高粱产业推进初期,村民们思想上缺乏认识,行动上有所抵触,甚至有部分村民出现反对声音。为消除后顾之忧,我积极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及时发现解决群众问题,并以去年试种高粱的村为典型案例进行思想引导,有效解决了人心散、资源散、市场散的难题;并积极邀请专业技术人员6次到村手把手教技术、讲培育,成效非常明显,让群众从不愿意种植到被动参与,从消极应付到主动管理,从市场担忧变为前景看好。

用“真抓实干”落实好“最后一米”。驻村生活是忙碌的,枯燥的,也是充满收获的,幸福的。驻村一年以来,我把前进村当做自己家来经营,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村民当家里人,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我坚持把“任务清单”转化为“问题销号”,把“问题清单”转换为“效果清单”,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定期开展回访,让群众给帮扶成果“打分”,确保惠民利民措施真正落实到“最后一米”,成为造福人民的实际举措。在社会治理上,我因地制宜制定完善“议事小组”管理10条、“红黑榜”管理办法、“村民公约十条”等制度,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对村民分类实行可量化的积分标准,评选表彰“道德模范”2名、“五好家庭”6名,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在民生保障上,我坚持“政府引导、发动群众、高效落实”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路养护、厕所革命提质增效等惠民事宜,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治理难”等突出问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前进村见证着我一路的成长,我将兢兢业业、务实担当,继续克服新挑战、奉献新事业、成就新梦想,在苦干实干中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基层奋斗答卷。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旺隆镇前进村驻村工作队 李占东 马黔)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1050.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4 日 下午6:40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4 日 下午6:44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