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欢迎观看本次‘路腊山地自行车挑战赛’,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周鑫…….”贵州省铜仁市云场坪镇“路腊山地自行车挑战赛”比赛现场舞台的中央出现一个年轻身影。作为一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的选调生,怀着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的理想,到村任职后,我结合自己专业所学,积极探索“互联网+青春力量”,手拿话筒、肩扛镜头,当起了田间地头的“播音员”,助力乡村振兴。由此,“选调生播音员”与田间地头的故事拉开帷幕。
乡音传党音,声声入人心。作为一名到村任职的选调生,要讲好乡村故事,“用“乡音”传递“党音”,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我不断创新宣传宣讲方式方法,组织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建宣讲团,搬着小板凳,走村串户,与老百姓促膝长谈,聊家长里短,记录民生诉求,帮助解决残疾人证办理、申请助学金等,用村民们听得懂的方言土话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惠民政策,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在哪里。读大学时,专业课老师总告诉我们,播音员是党的“喉舌”,是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而作为一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到村任职选调生,更应利用好走访的机会,经常跟村民们唠上两句,讲讲乡村振兴的故事、乡村产业的发展、乡村环境的变迁,将党的理论课堂搬到老百姓“家门口”,真正实现理论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
喇叭连民心,传递好声音。我到任职村后发现,许多老年人不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资讯便利,村内的老年群体对传统广播仍有较大需求,于是便依托村内的广播系统,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和美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等热点话题进行录制,在村内广播中进行播放。同时,采取通俗易懂方式将森林防火、全民反诈、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录制成广播,每天多次循环向群众播报,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法规的宣传覆盖面,弥补了很多老年村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遗憾,及时在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枫木坪村民说:“大家总觉得,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和手机了,大喇叭广播有什么用呢?但是,这仔细一听,播音员的声音还真好听,况且里面播的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也让我们知道了近期的热点和注意的事项,确确实实有帮助,也能体会到小时候听广播的感觉,在地里边干活边听广播,真是十分方便。”
记录好光景,玩转新媒体。到基层一年有余,每年全镇的樱花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我便扛起摄像机记录这美好的一刻,用年轻人的思维和视角,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创作富含乡村文化特色、农村居民喜闻乐见、乡村化气息浓郁、鼓舞人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传播作品。为拍摄宣传视频,我定期自主参加短视频创作培训,用镜头记录枫木坪村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采访致富带头人张青安、“最美保洁员”刘素珍、“从硝烟中走来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张自美、“造纸手艺人”张毕安等优秀村民,撰写稿件借助新媒体平台向外界宣传他们的事迹,让更多人认识枫木坪村、了解枫木坪村、来到枫木坪村,有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振兴,一定程度上还能吸引人才返乡创业,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化自信”。
基层从来不是“镀金地”,而是“炼金炉”,是年轻干部磨练本领的“练兵场”。在村锻炼的这一年多,我见过核酸检测排着的“长龙”、捡拾过村庄的垃圾、敲响过群众的大门,与高温共舞、与严寒对抗,体悟到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作为一名选调生,更应明白基层工作的意义,我将时刻铭记初心使命,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念,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精神,手持乡村振兴“麦克风”,在田间地头播报出青年选调生的“好声音”,在基层的田野里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青春梦想。
(贵州省碧江区选调生、碧江区云场坪镇枫木坪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周鑫)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