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对“基层”的热爱转变为融入“大家庭”的动力。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对“三农”有“天然感情”,才能怀着“同甘共苦”的勇气,践行“同吃同住”的要求,走到群众身边,当好“黄土地的孩子”。唯有热爱可抵万难,基层有“最可爱的人”“最有价值的事”,值得选调生们为之付出青春。“驻村”第一步是要“住村”,是要“汇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广大选调生要抱有对“基层”的热爱,融入村级“大家庭”,在“犁地插秧”的过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在“突击抢险”的过程中获群众“点赞认可”,通过“共劳动”“齐攻坚”来撕掉身上“他乡客”的标签,真正以“新村民”的身份走入群众“朋友圈”。有“共同话题”,群众才会和你“聊得开”“聊得来”,才会更加主动地“响应、配合”工作开展,要沉下身、伏下腰,主动学习农村“方言土语”,掌握百姓“思维方式”,说群众爱听、干群众想看,使干群“纽带”越拉越紧,使连心“桥梁”越筑越牢,用热爱让“他乡”变“吾乡”、化“农门”为“家门”。
将对“人民”的热爱转变为解决“万户难”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心中有多“滚烫”,干事的双手就多有“力量”。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记在心里,群众“有所呼”,我们就要“有所应”“有所答”,广大选调生要抱有对“人民”的热爱,莫因“翻山越岭之远”阻挡“下村脚步”,莫因“爬坡过河之难”产生“畏惧之心”,用“沾泥双脚”深入基层、走近群众,聊聊“家长里短”,听听“急难愁盼”,把群众对“医疗、教育、基建”等“民生热点”的看法建议摸清摸透、了解到位。“赶考”一直在路上,作答“民生答卷”始终是“进行时”,广大选调生要保持恒心,坚定为民服务“热度不减”“温度不降”,一以贯之认真作答“民生题”,在“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等“基础题”上“拿满分”,在“致富增收、产业发展”等“应用题”上“得高分”,以实际行动解决“万户难”,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将对“事业”的热爱转变为锤炼“铁肩膀”的动力。党和国家将选调生派往基层,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期待。有热爱才会从“灯红酒绿”的城市来到“蛙声一片”的农村,有热爱才会毅然决然投身基层建设事业中。当下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广大选调生要抱有对“事业”的热爱,主动前往“项目推进、信访维稳、群众工作”等一线顶岗淬火,于实践训练中让“铁肩膀”越压越能扛,“硬脊梁”越打越坚固。在实际工作中,选调生由于缺乏经验,遭遇挫折在所难免,然而,挫折并不是“否定自我”,只是对自己“能力、方法”欠缺的一种“提醒”,“闭门羹”隐含着“敲门法”,“绊脚石”亦可为“铺路石”,广大选调生切莫因“一朝被蛇咬”而“十年怕井绳”,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弄清沟通交流为什么“说不到位”,调解矛盾为什么“找不着北”,通过“回头看”总结、提炼经验,通过“补不足”提升、完善自我,实现自身快速成长。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舞雩镇康乐村到村任职选调生 王圳)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0709.html